2)375.第三百七十五章大事(8)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才今上说治河工程用时最长耗资最大?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官道要是按这么个修法,起码也得二三十年才有可能实现吧,至于要耗费多少银子……还是不想的好,免得心寒呐。”

  “这修路同样可以交给商贾承包,不过修路与治河不同,治河是刻不容缓,早一天治好,百姓便早一日不用担心黄河发大水,引流早一日完成,亿万计的良田便早一日确保灌溉无虞,这修路嘛虽说也是于民为便,但至少不是那么迫切,因此什么时候开始修,修出的规模等等等明年治河招标结束之后再议不晚。”

  “臣等明白了。”二位阁臣稍稍松了一口气。

  “史卿曾经问过朕,如今梅山镇发动十几万劳工,在南京往松江铺设铁路用意何在,朕当初没有告诉你,是因为朕知道即便说了,史卿也未必会相信,不过朕今日既然说了修路,就不妨和二卿说说,铺设铁轨其实也是修路,二卿姑且可以将之理解为铁路,这铁路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自然不是让人行走其上的,而是用来跑车,这世间有马车、牛车、驴车,在铁路上跑的则是火车。”

  史可法聚精会神的听着朱慈炯解说,实在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很久,一个半月以前,天子召见他时说起土改,又说新稻种的产量比起现在的粮食产量要翻上三四倍,他自那个时候起便对滁州、梅山乃至松江留了心,滁州的农田这个时候即将收获,但培育出来的新稻种广泛种植及至收获起码还得等到明年,所以史可法虽说留了心但要说多关注也不至于。

  至于松江建造的铁船,姑且不论是不是真的能下水,但至少史可法知道哪里在做什么,天子造大铁船一旦成型,大明屡开屡禁的海禁政策恐怕也就到头了。

  最后是那个梅山镇,梅山镇因为离得近,史可法还亲自去看了一趟,心里除了震撼之外还是震撼,整座梅山镇处处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数万劳工及其家眷脸上尽皆洋溢着幸福与满足,这些来自外乡的流民几乎无人打算回归祖地,可见梅山镇上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何等的富足。

  街道整洁纤尘不染,一排排制式建筑让整个梅山镇看上去丝毫不见凌乱,移植过来处处可见的花树,让人身在其间宛如活在人间仙境……

  梅山铁矿场、第一炼钢厂乃至正在建设当中的第二炼钢厂,让整座梅山镇处处显得与众不同,史可法很是感叹,光凭能让一座小镇发展到如今这等地步,赵立功就是功不可没,也确确实实对得起天子赦免其罪并给他工部侍郎的荣衔。

  不过矿场也好铁厂也罢,至少史可法知道开设这些是干什么用的,但是铁厂日以继夜生产出来并立即运送出去的铁轨,还有那一个个巨大的铁厢是干什么用的,史可法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铁轨也就算了,那些铁厢每一个长三丈高达丈半有什么用,若是装货只怕二十匹马也别想拉的动吧,为此史可法还特意找赵立功问了,可惜赵立功寥寥数语说的不清不楚,转头便去看他的图纸,他这个堂堂的大明首辅愣是被一个挂名侍郎给凉在了一边,彻底沦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