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番外之帝后一家(四)_东宫有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就让太子参政了,皇帝不在京,太子监国的次数也不在少数。

  远的不提,就好比今日太子领东宫属臣幕僚共议对缅用兵之事。此乃朝廷大事,哪能东宫一班人马私议,换做疑心病重的君王,定会觉得太子有觊觎皇位之嫌。

  实则此举在东宫都是过明路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太子也从不避人,议事就是议事,陛下那也应该知晓,但太子能不忘定事之余向君王禀报,实为明智之举。

  很多时候,有些人仗着得宠得势,很容易就得意忘形,会做出许多超出自己身份能做的事,以至于最后落得饮恨下场。

  纵观史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甚至类似如此被废的太子都不在少数。

  太子和皇帝是父子的同时,也是君臣。

  此间分寸尤其难拿捏,但卫稷一直做得很好,让蒲青深感欣慰。

  “这次选秀也算扫除了殿下后顾之忧,倒比老臣之前为殿下出的法子好。在此,老臣先恭喜殿下能觅得良配,得一位人品贵重的太子妃。”

  卫稷只笑不语。

  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挑选数位与朝堂牵扯不深的贵女,占据自己高位嫔妃的名额,确实能扫除群臣一直纠缠之患。

  可此言刚出,就被父皇隐晦质疑,他也顾忌母后,将此法束之高阁不用。

  但这些事是不能告诉老师的。

  入朝参政多年,卫稷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带着弟弟妹妹闯入紫宸殿质问父皇的小童,他长大了,眼界宽了,见识多了,肩上的担子沉了,自然知道父皇为了后宫只母后一人,付出了多少心力。

  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对抗了整个朝廷,乃至整个世俗的纲常伦理。

  往严重里说,有动摇了皇权统治之嫌。

  所以此举只能迂回行之,只能意会,不能挑明。若挑明则必纠其根本,而根本是这几千来儒家思想,是程朱理学,是整个士大夫体系,是构建了整个皇权体系乃至道德礼教的三纲五常……

  甚至是老师,他也一直不能理解自己为何拖着不大婚。

  老师以为他顾忌外戚,殊不知……

  如今母后的选秀之策,确实也是一个法门,可良配?

  何为良配?

  像父皇母后那样?

  从小到大,卫稷亲眼目睹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心中也有羡慕,可恰恰也是因为明白,才知道能做到这样有多难。

  相知相许,两情相悦,说起来容易。

  他可能碰见?

  罢了罢了,还是想想对缅国用兵的事。

  思绪的短暂游离,并未困扰卫稷,待蒲青走了后,他便起身去了紫宸殿。

  福儿正在看尚宫局呈上来的册子。

  厚厚的一本册子,记录了三百多个秀女的资料。

  她翻了几页,就被那密密麻麻的字打败了,打算等尚宫局那边再筛选一轮后,她再看。

  “怀安公主和燕国公主呢?”

  梦竹犹豫了一下,低声道:“两位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