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六章 为华阴老腔正名(求推荐,求月票!)_从戏曲大佬到天王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了笑,脸上那股憨厚的真诚,让所有人不禁起立为他鼓掌。

  “这位是拿的乐器是,梆子和风铃,他叫张拾民。”

  张拾民也是憨厚的笑了笑,不自然的举手和大家打了个招呼,他在刚才的表演中也是挺受人注意的,因为他全程都是坐在地上,一个手拿着风铃,一个手还要在地上敲击这梆子,也是一颗都没有停息。

  “这位是板胡刘西仓,这位是低音二胡,员玉堤。”

  这两位也是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向大家鞠躬致意。

  “最后这位,我要着重的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板凳,张全四。”

  谭薇薇把刚才那位一直砸条凳的老人着重的介绍了一下,这位老人也是哈哈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

  惠闵莉站在一旁,有些好奇的问道,“这位老先生,您这个板凳有什么说法吗?”

  惠闵莉不认识张全四,但是张全四可是认识这位名满陕省的秦腔大家,赶紧客气的说道,“惠社长,这个就是我们的乐器,是一个乐器!”

  张全四一看就是一个不舍言辞的人,虽然想要解释一下,但是一着急,就结巴了起来,顿时急的满脸都是汗。

  这个时候,裴琰之站了出来,说道,“惠社长,我对华阴老腔略知一二,不如让我来跟您念叨念叨!”

  老腔团队的这几个老艺人,在看到裴琰之的时候,眼中的笑意都快要抑制不住了,这一次裴琰之专门把他们请过来,而且他们也没想到,面前这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在唱起华阴老腔的时候,竟然比自己这些人还要地道,顿时就引为知己,而且裴琰之对于华阴老腔的一些故事也是非常的了解,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们都把裴琰之当成了自己的同龄人,聊起来没有任何的代沟。

  惠闵莉笑着说道,“难道琰之你能够写出这么棒的音乐,看来你对华阴老腔的了解也是非常深刻啊,那就跟我说说吧,我相信大家也是对这条板凳非常的感兴趣吧!”

  不论是台下的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闻听此言,顿时也是频频的点头,这是太感兴趣了,谁见过拿凳子当乐器的啊,这说出去,都没人相信啊!

  裴琰之笑着说道,“如果要说到这个凳子,那就要说起华阴老腔的诞生了,华阴老腔诞生于陕省的华阴县双泉村,这是在华山脚下的小村庄,黄河,渭河,洛河在附近交汇,村子里世世代代都有一个皮影戏班,皮影戏在陕省一带并不少见,但是双泉村的这个戏班子却会一种叫做老腔的独特唱法。据说早在西汉时期,这里是一个军事粮仓所在地,漕运直通当时的都城长安。带头船工为了统一大家的动作,一边喊着船工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这就是老腔的由来。”

  裴琰之看着那条板凳,笑着说道,“现在也没有船帮让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