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孙权的成绩_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

  主要是有交州和徐州两个新地盘,好歹也要多掺点沙子进去。

  “对了,说好的预试有加分的,别忘了加进去。”孙暠提醒道。

  “请主公放心,这个我等自然会那么做。”张昭点头。

  他的年纪有些大,但不至于没有记性。

  孙暠也不废话,反正张昭已经那么说,出了问题找他算账就是了。

  相对来说,他更好奇的是别的东西,也是因为这个,才专门来考场一次。

  找人把孙权的试卷调了出来,某人拒绝了自己的出仕安排,主动要来参加科举。

  为了方便某人能考个好点的分数,孙暠提前一个月告诉他,大概会考的范围。

  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手考试资料,也是对孙家子弟的福利。

  说起来,这次孙氏子弟参加秋闱的,好像有四个还是五个来着。

  都自家人,有些特权是应该的,毕竟这是封建时代。

  就说这次,孙权就算成绩在200分以下,他也有意要帮他提升上去。

  反正试卷不张贴出去,具体多少分谁知道?

  只是少不得,要把试卷送去给吴氏,让她明白自己在背后出的力。

  干了事情,邀功是不能少的,否则真让孙权以为,自己是凭着真本事考上去的,以后得意忘形导致出了问题,那反而不好。

  坐在考场一刻钟前后,就有官吏把孙权的考卷拿了过来。

  就算提前知道考试范围,孙权这个年纪的知识累积量还是远远不足。

  主要知识来自书中,所以答案难免刻板不会变通。

  “应该说,不愧是日后的‘孙十万’,理论基础还可以,只是实践经验缺乏。缺乏无所谓,多历练历练就好,不过只是看了书,就以为什么都能按照书中记载来做……”孙暠感慨。

  还是要把他放在比较基层的地方去历练才行,至少要历练个六年左右看看情况才行。

  ‘历史上’孙权刚刚当一两年县令,结果就要成为一州刺史,后续还成为吴王。

  以他那浅薄的人生阅历和行政履历,以及从军履历,难怪混出个‘孙十万’的名头出来。

  就和孙吴的将军和丞相差不多,不仅注水严重,而且还催熟过度。

  表面数据看起来非常漂亮,实际一点用都没有!

  就如同一个月就种出上百斤的石头瓜,而且汁多瓤红。

  可结果一口下去,水的确多得离谱,可这甜度只有3不说,还口感还发酸。

  最后拿去喂猪,嗯,大概也只有猪不会嫌弃这玩意。

  引起孙暠不满的,主要还是孙权的第三张试卷,怎么就扯到孙家家主更替的事情上?

  好在最后转折一下,从孙家主权的更迭,到皇朝的更迭之中。

  看来多少还是对时事政治,稍微下了点功夫,不过也能看得出那小肚鸡肠的根子。

  “话说回来,那小子至今还在介意我从孙策手里夺了家主之位?”孙暠嘀咕道。

  孙策在军团长的职位上,不知道多么爽快。

  现在让他当刺史,都不愿意当,更别说新政权的君主。

  就说自己,地盘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能亲自到率军到前线作战了。

  毕竟地盘大,就说交州那边有什么文书,送过来三天已经算最快。

  自己这边哪怕当天就批阅完毕,然后派人送回去,前后加起来就是六七天的时间。

  若是遇到类似台风,洪水,瘟疫,地震这样的事情,七天的时间才能开始救援,都不知道已经死掉多少人了。

  更别说他如果到了前线,这样文书一来一往的,没有个十几天可能都送不回去。

  信息传递速度慢,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

  这不先秦为了传递消息,方便士兵迅速行军,在全国各地疯狂的修建驰道。

  孙暠放下手中的考卷,从三份考卷的结果来说,最多给210分,连第二梯队都不到。

  这个梯队的人,下放下去基本就是县吏,最多县丞。

  当然,如果愿意去交州的话,混个县长/令不成问题。

  要不要打击一下这小子?

  孙暠觉得对他没必要那么客气!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