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捉到一个小家伙(1/5)_大唐之少年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岁?

  天啦!

  县令大人是不是搞错了?一个幼童如何能考上科举?

  他还是个孩子啊!

  “不!吾不信此事!”

  “同不信!此县试必有蹊跷,吾要见县令!”

  “一个幼童如何能考中科举?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等要见县令,我等要上告!”

  听到文魁姓名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幼童时,昨日的考生们全都勃然大怒起来。

  四周的平民百姓,同样目瞪口呆,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

  县令大人是不是疯了?

  如何能将一介幼童,点为县试头名?

  这说出去,谁能信?

  谁能服?

  此时此刻,念完文魁资料的荆州士子赵远辰,同样一脸懵逼。

  七岁?

  神童?

  考中头名?

  嘶!

  此乃大唐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事啊。

  哦,错了,不仅是大唐。甚至连秦汉时代,也没有发生过如此离奇的事情。

  不仅大家不信,就算此事上达朝廷,估计连天子陛下也不会信、不敢信……

  科举之难,难于上青天。

  许多读书人穷其一生,都考不上科举,过不了县试。

  而今天。

  荆州江陵县,竟然取了一个七岁的幼童当头名?

  天啦!

  县令大人吃错药了吗?

  ……

  “我要见县令!”

  “我们要见县令!”

  昨日的考生们全都大声嚷嚷起来,内心涌起无尽的愤怒。

  十年寒窗,竟然被一个七岁幼童顶下去了。

  这如何能服气?

  “静一静!静一静!”

  赵士子大声喊道:“吴县令如此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

  “对!什么原因?难道一个幼童,还能比得上我等寒窗十年?”

  “赵士子,书吏不是张贴了头名的考卷吗?把考卷内容念给我们听听。某倒要看看,一个幼童如何有资格摘得头名?”

  “对!快点念!”

  “快念!”

  书生们愤怒喊道。

  在声声大吼中,赵士子点点头,转过身去。

  “好!本士子就来看看他的考卷。先看《诗赋卷》,嘶……好漂亮的一手书法啊!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此字胜吾十倍,十倍不止啊!”

  赵士子第一眼就惊骇莫名。

  此言一出,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书生们内心一惊,难道……难道头名真是神童不成?

  “咳咳!赵某开始念了!《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轰!

  如同惊雷突现晴空,万里苍穹为之变色。

  赵世子懵了;

  昨日的考生们懵了;

  县中百姓们懵了。

  冥冥间,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巨手,捏住了所有人的心脏。

  这一瞬,众人的心骤停了,甚至忘了呼吸。

  何为千古绝句?

  这,就是。

  何为神童之诗?

  这,便是。

  哪怕大字不识的普通民众,都能听懂其诗,都能品出诗中的意味。

  “此诗……此诗……此诗……”

  “绝了!!!”

  一声大吼,打破了现场的寂静。

  少顷。

  无数人跟着吼叫起来。

  言语中满是赞叹。

  “好诗!好诗!”

  “此诗一出,世间将再无《农诗》!”

  “神童!此乃当之无愧的神童!”

  ……

  在这声声赞叹中,昨日的考生们全都低下头来,满脸羞愧。

  技不如人,吾等无话可说。

  策论都无需再看,就凭此诗。

  江陵文魁之名,幼童当之无愧。

  “认输!我张某人认输了!”

  “我李三郎也认输了!”

  “我王某也认输了!”

  一众书生纷纷拱手,承认自己的落败。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我们江陵的文魁,今日到场了吗?请出来一见!”

  “对!小神童,请出来一见!”

  “小文魁,请出来一见!”

  ……

  (下章预告:赵幼娘懵了!)

  清明充值活动,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4日到月6日)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