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怀疑_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元芳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如果这个推断成立,你还认为李翰的死是邗沟覆船所致吗?”

  李元芳缓缓摇了摇头道:“敬旸,如果真如你所说,李翰是在邗沟覆船之前死去,那这案子可就蹊跷了。

  他为什么要自杀?又怎么会留下那封绝命书?他当时还根本不知道邗沟发生了覆船之事呀。”

  王莽点了点头:“不错。”

  李元芳说道:“敬旸,那你说的第二种可能性是什么呢?”

  王莽说道:“第二种可能是,有人事先便将邗沟覆船之事告诉了李翰,这才致使其留书自缢。”

  李元芳说道:“不错,也有这种可能。”

  “那么,回文中第三个含混之处就又出现了:是谁先于鲁吉英将邗沟覆船的事情告诉了李翰?”

  李元芳想了想,说道:“这一点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对案情的判断。”

  王莽点头道:“是啊。这就是我所说的,崔亮回文含混不清之处。你想一想,一桩案子当中,三个最关键的环节竟然被忽略了,这难道不奇怪吗?”

  “确实非常奇怪。”

  “第四个含混之处就是:崔亮率人搜查山阳行馆,发现了李翰留下的那封绝命书和鸿通柜坊开具的两张共二十万两白银的凭信。

  崔亮将两张凭信作为证物送达了阁部,却为什么不把李翰的绝命书送来呢?”

  “不错。这确实是个疏漏。”

  “疏漏!没有那么简单。

  作为证物而言,这封绝命书是最为重要的。

  首先,它可以令我判断出这封书信是不是李翰亲手所写。

  其次,可以从字里行间分析出当时李翰的心态。

  最后,如此重要的证物不上达阁部,究竟是为什么?”

  李元芳仔细思索一下,缓缓说道:“看起来,李翰之死不简单呀。”

  王莽说道:“以上所说的四点,都是本案最为关键之处。

  崔亮身为刺史不会不懂,那么,是什么原因竟令其将这一切全部忽略?

  这样做,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

  李元芳看着王莽:“敬旸,你怀疑鲁吉英和此事有关?那你为什么不当场说出来!”

  王莽摇了摇头:“鲁吉英这个人不简单,外表看似粗狂,实则心细如发,他没有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

  李元芳若有所悟地说道:“我明白了,敬旸,你把他和宁氏安排在一起,也是在试探他?”

  王莽微微一笑:“说不上什么试探,只是对他的出现感到很奇怪罢了。”

  忽然,外面传来船工的号子:“起航喽!嘿唷,嘿唷……”

  王莽和李元芳对视一眼,二人站起身,走出门外,站在船舷向下望去,只见楼船缓缓离开埠头,向运河中央驶去。

  夕阳如血,将宽阔的河面染成了橘红色。

  埠头上喧嚷的人流中,一个人缓缓转过身,目光望向了远去的楼船,正是龙风道人。

  残阳如血,照耀在他的脸庞上,他冰冷的脸上挂着一丝狞笑。

  不远处,一个带着斗笠的人静静地站在他的身后,虽然他带着斗笠,但是他那肥胖的体型还是让人一眼就认出他正是铁手团总部的蓝衫人。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