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4章 激进的杨师厚_重生之大唐中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军,您是不是该考虑称王了?甄萱一介平民出身都称王了,还得到了大唐的册封。将军乃贵胄子弟,天生的帝王,总不能被甄萱之流给压着吧。”

  “末将也建议将军称王,若是能得到大唐的册封,取新罗王室而代之,灭后百济甄萱,到时候整个新罗的土地都是将军的辖地。”

  一时间,众人纷纷相劝,这要是弓裔称王,他们就能得到很大的利益,自然愿意支持。

  其实在甄萱称王后,弓裔就有了想法,但一直觉得时机不成熟。现在手下的人呼声越来越高,他自然得把称王一事提上日程。

  就在弓裔这边放下心来的时候,远在北边的杨师厚率领大军已经攻克了安州城。

  说实话,攻克安州着实有些幸运。

  因为这里的主体民族是高句丽人,并不是渤海国主体民族---靺鞨人,更不是唐人。

  但自从这里被渤海国占领后,就划入了渤海国南海府,由南海府都督管辖。

  南海府本来辖三州,后把安州纳入后,变成了四州。

  目前南海府是由渤海王室成员大玄明担任都督,同时也是渤海国的亲王。

  渤海国王虽然接受唐朝的册封,但对内不奉大唐正朔,而拥有自己的谥号、年号,甚至被尊称为“皇上”“圣人”,君主的妻子也被尊称为“皇后”,内政外交均由国王自主处理,可见渤海国虽为唐朝藩属国,但实际上具有相当强的独立性,颇有“外王内帝”的色彩。

  大玄明从名字看就知道,跟上一任渤海王大玄锡是同辈,乃是大玄锡的堂弟。

  除了本身的爵位和南海府都督外,大玄明就还担任着渤海国宣诏省左平章政事,兼检校智部尚书、左熊卫大将军。

  渤海国的宣诏省相当于大唐之前的门下省,左平章政事就相当于大唐门下省二把手门下侍郎。

  至于智部,相当于目前大唐枢密院和兵部的集合体,权力很大。

  左熊卫大将军就跟大唐的禁军大将军一样,不过此时的渤海国卫军大将军跟李晔继位前大唐的禁军大将军一样,只是虚职,并无实权。

  渤海国可谓是深受大唐影响,仿造大唐禁军十六卫设立了:左右猛贲、熊卫、罴卫,南左右卫,北左右卫,共十卫,算是常备部队,也是地方常备军。

  除了十卫以外,渤海国还设置了自己的禁军,即左右神策军和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这是中央军。

  跟如今的大唐不同,倒是跟唐朝前期一样,以府兵制为主,地方也是以折冲府为基本军事单位。

  这可见渤海国受大唐的影响之深。

  大玄明担任南海府都督将近二十年,在南海府的统治可谓根深蒂固,坐拥数万军队,连渤海王都不能调动。

  不过这数万军队,直接听从大玄明调动的,也就驻扎在南京所在地沃州城的一万军队而已。

  其他军队则是在他的子嗣以及其他将领或地方豪强的掌控之中。

  对于安州的掌控,是最弱的。

  不过安州乃大城,若是不管也不现实,于是在十年前,他便任命自己的一个儿子担任安州刺史,并带着一千精兵前去赴任。

  可是安州以高句丽人为主,加上之前属于大唐的领土,境内豪族林立,靺鞨人在安州的存在感还不如那几个唐人的地方豪族。

  加上大玄明这个儿子也不是什么好鸟,在安州可谓弄得天怒人怨,如不是其有着军队撑着,早就被赶出安州了。

  正好平壤都督府突然发兵,在锦衣卫的煽动下,这些不服渤海国管理的豪族便趁机发难。

  里外夹击下,安州很快就被杨师厚攻破。

  对于唐军的出现,高句丽豪族有些措手不及,在混乱中,其麾下的武装力量还被唐军杀了几千人,反倒是那里的唐人豪族激动不已。

  大唐天师重回安州,对于这些人来说可谓是好消息。

  在之前,他们都被高句丽人和靺鞨人压着,如今大唐的军队攻占了安州。为了巩固对安州的占领,大唐肯定会重用这些唐人豪族,那这些豪族自然就能压制前两者,成为安州的顶级家族。

  不过在攻占安州后,杨师厚并未停止攻击,反而是挥兵东进,趁着渤海国不知情,攻打椒州。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