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4章 王徽出山_重生之大唐中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卿不必多礼,还请起身!”李晔连忙小跑过去扶着对方,客气道。

  “谢陛下!”王徽道。

  “臣王禹鹤参见陛下!”王禹鹤行礼道。

  “起来吧!”李晔淡淡道。

  “陛下请坐,禹鹤,去把为父那紫阳茶拿来!”王徽吩咐完便对李晔拱手道,“陛下,老臣这里倒是有陛下赏赐的蒙顶茶,不过想来陛下对于蒙顶茶也不陌生,所以老臣便用紫阳茶来款待陛下。

  还望陛下勿怪!”

  “王爱卿说的有道理,蒙顶茶,朕都喝厌烦了,换换口味也不错。以前在兴元时,倒是喝过紫阳茶,但自从到了长安,反倒不再喝过,今日倒是想看看还能否记住那味道。”李晔笑道。

  要知道目前朝廷所征收的商税,茶税占据了大头,排在第一。

  这里面的功劳,李晔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若不是他把炒茶弄出来,茶叶虽然也很普及,但不会像现在这么风靡。

  而这些茶叶中,以四川道和山南西道的为主,不仅霸占了四川道、山南西道、关内道、河东道、山南东道等地的市场,还不断在蚕食江淮地区的市场。

  虽然江淮的确也出现炒茶技术,不过还很粗糙,不如四川道和山南西道的私人茶庄的炒茶技术,而私人茶庄的炒茶技术又不如太府寺控制的李氏茶庄。

  李晔并没有限制私人经营茶叶,一味的管制,只会让矛盾频发,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很快,王禹鹤便拿来茶叶,亲自给李晔和王徽二人泡茶,李晔拿起一小撮这紫阳茶放在鼻尖闻了一下。

  “炒茶的火候还有待提高,火候差了点,有点影响茶叶的香气。”李晔说道。

  “陛下英明,臣自愧不如。”王禹鹤惊讶道。

  “一点规矩都不懂,这炒茶的技术就是圣上发明的。”在责怪了一番儿子后,便对李晔请罪道,“小儿不懂事,还请陛下恕罪。”

  “无妨。”李晔看向王禹鹤,在对方身上停留了几下,笑着道,“令郎如今是万年县丞吧?”

  “圣上问你话呢!”王徽提醒三子。

  王禹鹤这才反应过来,“回陛下,臣与乾宁二年开始担任万年县丞。”

  “真要是没记错,是乾宁二年的秀才科的状元吧?”李晔笑着道,“王爱卿次子是进士出身,三子是秀才科状元,若是爱卿第四子再次中举,爱卿家可就让人羡慕了。”

  “陛下言重了。犬子这么多年才中举,实在有愧陛下的赞誉。”

  进士本来就难考,王徽次子考中进士的时候已经48岁,如今56岁的次子在山南东道担任一下州长史。

  加上其不知变通,自己现在这么一致仕,能帮到对方的也不多,看其能否在六十岁前跨入五品这个门槛。

  跨过还有机会,若是跨不过,这辈子估计就这样了。

  三子王禹鹤属于取巧,觉得进士太难,连明经都没选,而去考了秀才科,谁知道拿了个秀才科庄园,所以在他的帮助下才能留在长安担任万年县县丞。

  “王爱卿,今日朕来是有要事找你的。既然爱卿以太傅致仕,太傅,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

  如今朕为立下太子,不过皇长子和皇二子等人已经到了适合读书的年龄。朕欲在崇文馆令设教舍一间,供几位皇子、皇女读书。

  但目前教授一众皇子读书的师傅尚缺,不知爱卿可以愿意领下这一职,教授朕的一众皇子、皇女?”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之大唐中兴》,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