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8章 天可汗_诸天从自宫练剑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吉三年,这已是赵秋一统中原的第三年。

  当初,他一统南北后,便改了年号“天吉”。

  如今的大草原,也在三年前一统东西。

  那位跋锋寒登基祭天,国号乌,自称“天可汗”。

  当赵秋听到“天可汗”这个称号时,不禁嗤之以鼻。

  在此后的三年时间,赵秋和跋锋寒竭尽所能,加紧备战。

  他二人之间,终有一战。

  但是,他二人谁也不肯冒险。

  他二人的心中,皆盘算着,先以大军击败对方。

  兵败,必然影响意志。

  最后,再以大军压阵,与对方决战。

  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

  那大草原的大乌王朝,在一统东西后,如今控弦百余万,在广阔的天地间,铁骑浩荡,纵横天下。

  这年,秋草有情,径⾃凋敝。黄花⽆意,引领南⼭远眺。阡陌相交,炊烟袅袅。

  正是这个秋天,大隋和大乌各举兵百万,兵戎相见。

  真正的将帅者,能将二、三十万兵士调动得如臂使指,已是极为难得。

  百万之巨的雄兵,自古以来,没几人能够灵活指挥。

  但无论赵秋,还是跋锋寒,皆自异世界而来,早有统兵百万的能力,多多益善。

  …

  这一场争斗,自双方边界展开。

  初时,赵秋坚壁清野,命各部收缩防守于坚城。

  各个坚城,经他教授的土法水泥予以加固和修缮,成为真正的坚城。

  坚城之上,还置放有红字大炮。

  自赵秋一统南北后,以国君之权,广集工匠,倾尽国力,这火器的技术,早已今非昔比。

  在各个坚城中,另有寇仲、李世民、李靖等可雄霸一方的名将镇守。

  中原,从来不缺的是人才。

  有了这些人镇守,这坚城才有了魂儿,才是真正的坚城。

  …

  另外,赵秋亲自领兵三十万,又命宋缺领兵十万,在渭水等地带来回游走,做为机动。

  倘若那个城池受到攻击,立时领兵往援。

  如此一来,更保中土万无一失。

  …

  换作往日,以跋锋寒的智慧,决计不会领着骑兵攻城。

  骑兵的长处,终究还是在野外。

  也惟有野外,骑兵才能随心所欲的纵横驰骋。

  可是,跋锋寒却不得不攻城。

  因为,东西一统的大草原虽然面积极大极广,甚至已不下于中原。

  但大乌的人口和新隋比起来,终究差距不小。

  更何况,不论生产力,还是经济等等,也落在下风。

  纵使跋锋寒想要制造大炮等武器,虽集结人力,也能造出来数百台,但也是极限了。

  再多,就没有工匠了。

  各方面,都全面落后。

  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相比,始终还是农耕文明占据上风。

  或许,在野外时,步军不是骑兵的敌手。

  但论及综合实力,终究还是比不过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一旦集权,集合所有的力量攻打草原,草原文明便绝非敌手。

  昔年汉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