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章:逆流而上_华娱之白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人说,奇迹是存在的。也有人说,这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奇迹。

  但到头来,当紧要关头来临时,无论是谁都会祈祷,并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不过,奇迹之所以被称之为奇迹,正是因为它的罕见性。

  事实也正是如此,《生活秀》并没有在萎靡的电影市场上创造文艺片的票房奇迹。

  而人民币三十万,就是《生活秀》在全国院线首映的票房总收入。

  这样的票房成绩,肯定算不上好,却也不算太差,因为国内每年有许许多多的电影作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甚至连上映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由于昨天是周六,并不是普通的工作日,又恰好是电影首映的大日子,这种情况来看的话,《生活秀》的票房就稍微有点低了。

  “还要继续路演么?”

  对于自己执导这部电影的首映票房成绩,霍建起有些失望,也感觉到抱歉,他忽然觉得,所谓的路演只是徒劳,根本对电影票房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这时,他身旁的况玉明接过话茬:“才第一天,三十万也勉强能够接受,要是能达到五十万就完美了,可惜……大家都别气馁,我们要对自己有信息,好电影是不会被辜负的。”

  “五十万就算完美?”

  林晓光有点诧异,低声嘟囔了一句。

  “晓光,你知道我们《生活秀》的目标票房是多少吗?”

  没等林晓光回答,况玉明已经开口:“五十万!”

  林晓光不说话了,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带着后世的眼光,来看待如今的电影市场。

  时代不一样,许多事情都不可同日而语,和后世那种一部电影动辄破亿或者破十亿的电影市场相比,现在的电影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

  其实从电影《少林寺》开始,国内观众进影院看电影的习惯已经有了点苗头,可惜到了九十年代,这点苗头又被铺天盖地的盗版碟掐的死死的。

  所以这年头,演员赚钱,影院也赚钱,唯独电影公司不赚钱。

  尤其是那些二三线城市,影院老板一年只要拉上几部大片,再联系几家单位或学校,保准稳赚不赔。

  而且,事实也正如况玉明所说,院线和投资方对《生活秀》首日票房的保守预估是五十万,结果,最终的首日票房只有区区三十万,现在除非《生活秀》的票房成绩突然大爆发,否则,全国各地的院线,肯定会陆续减少《生活秀》的排片。

  “路演下一站去京城?还是哪里?”

  陶红感觉脑子有点乱,她有点不甘心,她觉得他们一群电影人如此用心、努力拍的电影,不应该受到市场如此的冷落。

  当然,现实摆在面前,她还是很清醒的,她没有办法欺骗自己,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宣传电影,继续在全国各地开展路演活动。

  “这是票房统计,你看看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