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4.给徐辉祖找点事做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万六千四百八十斤。”

  众人不禁惊讶,听说太孙改了新的法子炼铁,大家都知道了。

  但是才短短几天,就炼了这么多。

  “不多,太平府和凤阳府十几个铁炉一天就可以炼几万斤生铁。铁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钢!”周乾说道。

  这一下,周围的工匠和前来观赏的王公子弟倒是沉默了,都个个神色认真起来。

  他们有的和太孙年龄差不多,怎么就做不到太孙这种厉害。

  徐辉祖和常升也愣了愣。

  回去的路上,周乾跟常升说了让他先去北平府开挖西山煤的事情。

  徐辉祖跟自己去太平府和凤阳府磨炼一段时间,熟悉下江南制造总局。

  随后江北制造总局,以及北方三府的汉明军校陆军分校,这么安排,也是想让常升过去配合朱棡朱樉他们。

  在北平府和太原府开矿冶炼。

  谷豍/span常升又想了想,道:“这件事陛下和太子知道吗。”

  “舅舅,本宫已经跟我爹说过这件事了,他同意,到时候北方各卫的军器局都会统一归江北制造局管理。”

  常升点点头。

  周乾看向徐辉祖道:“有长兴候守着皇城,我想带魏国公去江南制造总局和陶深一起,你愿意吗。”

  徐辉祖听到这里,认真起来:“只要陛下同意,臣愿意跟着太孙过去。”

  之前总想着培养新人才,但是他却忽略了常升和徐辉祖,这两个不就是江南和江北制造总局的得力助手吗。

  常升去了北方,兵器火器到时候都会经过他的江北制造总局,还可以帮朱樉,朱棡,朱权他们建造汉明军校的陆军分校,培养军事人才。

  …………

  有朱元璋亲自下旨,工部和军器局积极配合,终于将铁炉打好。其中还为朝廷留了几个铁炉样品。

  剩下的几百个铁炉,全部都已经准备装车运走。

  至于欠工部生铁的事,周乾也派人立刻奉还,还是三倍奉还。

  惊的工部尚书赵渊和军器局李大使合不拢嘴,没想到短短几天之内,太孙就做好了。

  周乾说自己还要去太平府和凤阳府时,朱元璋有些不乐意,叨叨自己得多久才能见他。

  周乾笑呵呵道:“皇爷爷,等军器制造总局开始运行,我立刻回来,不过这次我要带走一个人。”

  “谁?”

  “徐辉祖。”

  “我觉得,巡守皇城之事长兴候就可以做到很好,我想带魏国公去磨练磨练。”

  徐辉祖是个不错的人选,朱元璋也觉得该给自己大孙寻几个人才,便点头应允。

  接下来的两天,每天都有不少铁炉装车,马拉着铁炉向凤阳府而去。

  周乾先是带着徐辉祖去暖棚走了一圈,看了看朱橚,寻思给暖棚也装几个大炉子,寒冬增加热量。

  出去时,周乾直接摘了两个熟透的西瓜和黄瓜,拿起黄瓜擦了擦给徐辉祖一根,自己咔嚓咔嚓啃了起来。

  脆生生的。

  大棚里专门种了十几棵玉米,马里奥跟着朱橚在大棚里把那些玉米当亲儿子一样拉扯。

  每天都细心呵护。

  回城时,徐辉祖看着郑和道:“棚里的瓜果长的可真好。”

  郑和点头,表示这些瓜果都是农官像照顾孩子般,一把屎,一把尿给拉扯大的。

  ……………………

  “守了宫门好几年,突然走有些不舍得。”徐辉祖说了一句。

  “别搞得生离死别的,又不是不回来了。”周乾说道。

  “太孙说的是。”

  “大哥~”

  马车要向凤阳府去时,徐妙锦抱着个包袱过来。

  “何事?”徐辉祖板着脸严肃道。

  周乾眨了眨眼睛,抬头看了眼追来的徐妙锦,眼里闪过一丝疑惑。

  “这里面有些吃的,这里还有些双棉靴子……都是给大哥做的。”

  嗯?周乾一怔,微微眯起眼睛有些疑惑,但还是道:“魏国公啊,拿了靴子,我们就该出发了。”

  说完也不看徐妙锦,径直钻进马车里,郑和跟蒋瓛立刻赶马。

  徐辉祖看了眼自己妹妹:“你怎么就只做了一双?”

  “只有一双,我回去了。”徐妙锦看到周乾对自己冷淡,气鼓鼓的转身带着徐伯回去。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