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7.现在最缺的东西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才能炼制一斤。

  《武备志》里提到鸟铳是用四十斤毛铁炼制八斤精铁,来打制铳管,这种毛铁在现代来说,应该是属于含杂质的熟铁或者低碳钢。

  火铳都需要这么多,如果打制火炮的话,需要的更多。

  周乾算的这些是成本,还有工匠打造的费用,不说准备十万,五万都是需要尽力的,粮草兵饷……

  但是这些必须做,没有军队,朝廷怎么征战,怎么树立威严。

  确定太平府和凤阳府有煤和铁矿这些,周乾才赶来寻找。

  谷韗/span这边距离长江近,如果利用水,可以做简易的水力锻锤,水排也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水排并不陌生,它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建武七年,杜诗创造了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

  是伟大的技术发明,推动了铸铁的发展。

  这次他决定在这里,开创江南制造总局,为军器,军备,包括后面新军的衣食住行,都要由江南制造总局来做。

  发展成配套的。

  有专门研究开发军器的工匠,也有专门负责织造的工匠……

  连续四五天,周乾都带着朱允熥和蒋瓛他们,在为总局选址。

  一旦选址成功,周乾会让地方卫所的将士帮忙修路,修通到京城和江南各分校的直道。

  目前来说,水泥路是不现实的。

  但是可以学习秦直道的经验,到时候路途坎坷的官道都重新修整。

  郑和跟在身后,他看到太孙将一切都写在纸上,也知道其中的重要。躬身道:“殿下,奴婢会认真去做的。”

  周乾道:“汉明军校水师的几个分校需要,今后北方的骑兵步兵学校建立后也需要。

  江南制造总局就是供应大明军士的源头,不能出任何差错。

  还需要派一批工匠去北平府,在北平府成立江北制造总局。

  以北平府的西山煤矿为主,辐射山西和辽东等地。”

  回到太平府的驿馆,周乾开始给朱标和朱元璋说了这里大致情况。

  原本他是想着给他们惊喜,但是现在选定的江南制造总局,和北平府的江北制造总局,都需要买地。

  有些地方涉及百姓和商户的农田和山丘,况且需要的银子很多,周乾就得写封信。

  他这几天细细规划了。

  汉明军校在北方以山西太原府,北平府,辽东为主要三地,设汉明军校。

  让朱棡,朱樉,朱权去训练。

  现在有了浙江的军校,后面就可以照搬样子。

  以北平府西山煤,和山西的煤,铁采集的地点,设江北制造总局,专门供应北方的骑兵,步兵等。

  周乾细细算了银子,这些一算下来就超过了百万两,还不算后期需要投入和维持的。

  他也很头大,这些又不得不做。

  朱棣需要军器,说海岛又出现了倭寇,宫里朱桂又不断的恶心人,内忧外患。

  周乾觉得他必须得紧张起来,抓紧时间安排。

  军官学校培养军事人才,这必须得有。

  江南,江北制造总局也得有。

  在做了安排规划后,蒋瓛他们与两府的知府商议买下百姓的地,毕竟军器,器械和军用衣物分厂都要找到合适的地址。

  现在最缺的就是军器,还缺人才和银子,他随后写信和朱标说了,直白了当表示,他需要一些钱。

  当然不是全要,百万两,户部不可能立刻给的,他决定给朝廷要一半,从国税寺拿一半,再将阮宜良每月给他的银两从国税寺取出来用。

  周乾觉得,自己或许该试着做一做土匪,把有些富得流油的官员刮出来一些银子,这个可以做成计划。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