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王孙,将士与农户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位先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不行。

  我们穿的,吃的,用的,都是百姓从土里给大家刨出来的东西吧。这耕耘是个大学问。

  大家只读书不思考,那就是成了死读书啊,大明需要活水,几位先生都能明白吧。先生不懂的,尽管过来请教本宫就是,本宫比几位先生懂得多了那么一点点。”

  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欠揍呢。几位翰林学士想了想。

  旁边的道衍笑道:“耕作之事,确实如太孙所说,是大事。做了学问却不食五谷,岂不是饿死。”

  “……………”刘三吾等人发誓,他们再也不跟太孙辩论这些耕作之事。

  太孙强太孙能说,太孙有理。

  他们算是服了,原本是来教太孙做事的,却反而太孙教他们耕作。

  周乾也是见好就收,见自己把几位大学士成功带偏,便摇了摇头:“本宫今后要学皇爷爷一样耕作,需要学的也很多。会把几位先生说的话融入到耕作与改革中去,领悟圣贤书的道理。

  咱们穿的一身衣服,哪怕是袍子上的一根丝线,一顿饭,就把普通百姓一年的收获给用没了,我们今后都要节俭一些。袍破了补一补,洗干净,咱们还能穿。”

  周乾扯了了扯自己梨花白,云纹的便服道:“这件衣服,本宫就要把它穿到破,为大家作表率。”

  “这……”刘三吾哭笑不得。

  几个翰林学士老脸有些抽搐。

  刘三吾问道:“殿下,目前应天府这些大棚若是不够的话,臣可以把家中的那些地拿出来做大棚,为黑麦,玉米这些做无偿用地。

  对了,黑麦,玉米苗,还有春夏秋冬可以种的豆子,稻子,殿下如何培育幼苗,我们想随您观看一番。”几位先生提出来。

  周乾摇摇头,感慨着,他这一次不是为了辩论,乱说。

  而是真心实意说道:“几位先生都不要急,玉米,黑麦这些东西都已经开始种植。

  先在几亩地里试试,等到明年第一次收割后,农官会将亩产准确的记录出来,而后便是由户部和农学院去好好的安排,像去年那些高产稻种一样发给大明南直隶百姓。

  黑麦,小麦这些,当然是送到北方去了。现在几位先生,你们需要做的事情,便是先来耕地,好好体验下,而不是用嘴巴。”

  谁用嘴巴说了,这不是跟着一起来干事了吗。

  …………………………

  听到皇太孙给大家说的话,在场的众人不由有些热意,太孙真是将陛下的爱民和太子的仁义,结合到了一起。

  种地,百姓吃饱饭,这都是关乎到大明国运的真切事情,他们没有人用三寸不烂之舌去反驳。

  周乾说着说着,心里竟然真是这么想的。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这些可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每年都要面对的大问题。

  其实这几天和翰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