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朱元璋夸人的目的_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事就是一国之根本,咱大孙做的好啊,给咱把农官集合到一起,琢磨一亩地种出三亩地的大米。怎样让蔬菜更多更肥,怎样让百姓不饿肚子,好事。”

  “那个民技官今年大家也看到有考试进来的,打铁的,寻矿的,还有会炼丹的,木匠,烧石灰,卖木炭,制盐的都有,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国税寺?收商税,摊丁入亩,士绅纳粮,咱还给你们涨了俸禄,都别感谢咱,去感谢咱大孙子。

  城管寺也不错,往日夏天,牛粪鸡粪,咱好几次微服私访,走着走着,靴子底就沾了一块儿,气人不。”

  接着也有官员开始说起来。

  那就是翰林院的刘三吾,他早就准备好和朱元璋唱双簧了。

  “最厉害的,还是这几个设立的新衙门,这里面所有的相关规章及任职要求和俸禄,民技官的考题,都是他自己做出来的。

  凡是朝中的许多事,要拟规章制度是什么的,都是许多同僚一起,也就是人很多。

  最后便是送到陛下这里,在进行小规模推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乎是虞王殿下一人干了十几个人做的事,但虞王的出发点都是为朝廷为百姓的法子。”

  朱元璋道:“咱大孙办了这么多的事情,咋不见你们夸夸,你们都表示表示。”

  众官员都脸带笑意。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说话没什么文绉绉的,都是通俗易懂的,这是大明朝所有官员熟悉的习惯。

  谷烏/span武将听的很好,文官有的听着虽然不舒服,但也不反驳什么,反驳了也没用啊。

  朱元璋说这番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这些厉害的事情都是大孙自己做出来的,他从大明朝土地召收这么多的工匠出来,又严格选拔。

  说明什么?说明大孙厉害。

  这是一个开头,当然他接下来才要说到正题以及自己的想法要求。

  “这么好的孩子,咱不能伤了孩子的心,咱决定将虞王朱雄英在万寿节时,正式册为皇太孙。”

  皇太孙,大明洪武年第一位皇太孙啊。

  这道旨意的出现,也就意味着整个大明要被历史的马车拉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朱雄英活着,还做了太孙,他的到来以及册封,可以推动大明帝国往后的走向。

  ……………………

  “陛下早朝,已经宣布册封虞王殿下为太孙,说明虞王已经完全得到陛下与太子的认可。”

  海务衙门顶楼内,道衍看着浙江方向喃喃自语道。

  如果大明有武侠小说的千里传音。

  那么朱棣绝对会听到道衍此刻说的话。

  道衍洪武八年,便从僧录司入天界寺,随后洪武十五年因马皇后病逝,才调了出来随诸王回藩地。

  但历史总会出现意外,从周乾将他调到海务衙门后,道衍这种能人的威力实则已经是在造反的路上削弱了。

  他曾经跟着席应真,学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