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9章:国外会面_重生:火热199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阿斯麦仅仅是出雏形机,人家岛国都是商用了,落后太多,还想找我们老美当接盘侠?

  这时一个荷兰的本土企业跑来毛遂自荐,这就是阿斯麦的前母公司ASM国际。

  当时的ASM国际是一家半导体设备代理商,并不涉及技术领域,飞利浦不是很满意,但在观望一年迟迟没有大公司合作的前提下,最终与ASM国际达成了合作。

  由此飞利浦与ASM国际各自出资210万美元,合资成立了阿斯麦,由此开启了阿斯麦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飞利浦当时已经放弃了这一方案,拉ASM国际入伙是希望借其分担损失,甚至飞利浦不愿给该项目一个像样的办公室。

  可以看到,阿斯麦成立之初,仅仅价值210万美元!

  幸运的是,阿斯麦成立一年就造出了步进式扫描光刻机(型号为PAS2000)。

  不幸的是,市场开始追求更精细的光刻机,阿斯麦虽然上岸,但并不拔尖。

  此时的阿斯麦状况并不是太好。

  半导体行业被岛国垄断。

  当然,想要生产芯片,需要更多的产业链联合合作。

  比如在后世,阿斯麦成为光刻机供应商,而晶圆等由岛国提供,设计技术和原材料等由老美把持,生产由台积电,三星支撑。

  在现在这个时期,阿斯麦整体不佳,一飞冲天要等到新世纪后,一个被全体行业鄙视的林本坚出现后,阿斯麦才把握住风口,彻底占领高端光刻机设备提供商。

  而武长风在这个时间节点来到荷兰,就是要给阿斯麦注资,从而获得光刻机优先订货权。

  后世,阿斯麦也曾出现过资金链中断,老东家ASM国际和飞利浦相继撤销或减少资金,导致阿斯麦差点破产。

  不说技术研发,单单是生产一台设备,就需要上亿美元,伤不起啊!

  武长风这个节点来的刚刚好,恰恰是阿斯麦缺钱的时候。

  如果等到阿斯麦缓过劲来,特别是英特尔说服白宫,组建了一个名为“极紫外线有限责任公司(EUVLLC)”的组织,囊括了英特尔、摩托罗拉、AMD等企业,还包含了美国三大国家实验室,技术和资金都有。

  阿斯麦为了获得技术,不得不在老美建厂。

  同时,阿斯麦为了不让技术断层,资金断流,提出“客户联合投资计划”,即接受客户的注资,愿意投资的客户将成为公司股东同时拥有优先订货权。

  芯片制造行业3大巨头: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纷纷响应,为阿斯麦注入巨资。

  那一年,阿斯麦以23%的股权筹得了三大巨头53亿欧元的资金,而当时阿斯麦全年的净销售额也不过亿欧元。

  武长风就是要在这个计划还没推出的时候,用5亿美元提前占领席位!

  如果在这个计划后投资,自己根本扛不住!

  这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