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九章 保路运动_全球论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腾越厅及蒙化厅。

  龙飞同样强迫各地的巡防营到前线作战,把朝廷的巡防营当成炮灰来使用,抵挡住了赵尔丰的凶猛攻势。这场战争持续了半年,由于领取朝廷任务的玩家更多,赵尔丰逐渐占据了上风。就在他准备发动一场大型战役,一鼓作气拿下整个云南西部时,朝廷却下诏命令他马上返回四川。

  游戏时间进入1911年。一个足以改变华夏历史的人终于站到了他期待久的位置上。主张激进国有化的盛宣怀出任邮传部尚书,他的所作所为加剧了清王朝的覆灭。

  出于财政压力。也出于进一步打击政敌借机谋取买办私利的考虑,盛宣怀建议摄政王载沣将铁路收归国有。由政府出面与列强协商,争取好的借款和管理条件,避免主权过分流失,争取铁路早日投入使用。

  盛宣怀的说辞非常合乎载沣的脾胃,贬斥汉族督抚。利权收归满人和皇族为主的中枢。可以“多快好省”地建设铁路,又可以打击敌方大员,这当然是好事。

  载沣当即采纳了盛宣怀的建议,1911年5月9日,清廷发布《铁路干路国有定策》。宣布“干路商办”,“枝路仍许商民量力酌行”,责成邮传部和度支部制订国有化细则。11天后,盛宣怀与四国银行团签订条约,规定清廷借款1000万英镑,年息5厘,以四省厘金520万两为抵押,修建粤汉铁路,规定“铁路3年完成,贷款40年还清”。

  表面上看这个协议条款较为优厚,建成铁路后的管理权仍归中方,人事权由中方牵头,施工、还款等方面的条款也似合理。但该协议有许多致命的、原则性的错误。

  当时几条铁路的路权尚在商股手中,国有化并未启动,清廷实际上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出去出售。《铁路干路国有定策》只谈原则,却把国有化细则交给盛宣怀操纵,后者出于政治倾轧和买办私欲,对两湖、广东和四川提出了不同的国有化方案。

  湖北和湖南由于张之洞管理得宜,资金损失不大,盛宣怀提出用“国家保利股票”按1:1原股面值置换;而四川因资金亏损中有300万系“橡胶股灾”亏空,盛宣怀认为不应“慷国家之慨”,所以不予承担。

  看起来盛宣怀义正词严,实际上却大有文章,川汉铁路的股权一直把持在官方手中,却让民间全部承担亏损。盛宣怀就任半年便强推国有化,以近乎“强买强卖”的手段逼迫绅民无利、亏损让股,给人以国家与民争利,经办人假公济私的强烈印象。

  清廷正是皇族、满族少壮派得势,向汉族督抚发动清算的时期,盛宣怀依附载沣露骨地对张之洞等汉族官僚开刀,在铁路发展战略上处处反其道而行,更给人以政治投机的感觉。具体操办时,盛宣怀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