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 中_明朝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惊醒。

  惊醒的不仅仅是他,还有弘治皇帝。

  循序渐进的改革也是这个时候,才获得了弘治皇帝的鼎力支持。

  内阁、诸尚书方面则是选择了默许,再有勋贵们的支持。

  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情况。

  “《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突然听小公爷讲起《礼记》来,诸人不由得有些莫名其妙。

  但很快的,小公爷就解答了自己为何如此说。

  “夫子时选贤与能,何其难也!便是到汉时、唐初,门阀横立之下寒门士子亦难登朝堂……”

  至隋初创科举方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状况。

  然其规模较小,每年上郡才举荐三人,中郡举荐二人,下郡举荐一人。

  如此选拔如何满足朝堂所需?!

  由于选拔甚少整隋朝一代,只取秀才十余人。

  然而即便是这十余人中,亦生出不少名士。

  房玄龄、杜正伦、许敬宗、岑文本……等,皆出于隋末秀才。

  宋代科举的发展,这才逐渐的让寒门士子有机会踏足朝堂。

  “夫子之言,当识其义而非只识其字。”

  朱厚照这会儿抄的是手都在打抖,然而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一支支的狼毫沾饱了墨汁静候,上面的楷书工工整整。

  “县、乡之间,可有贤能么?!县内衙役,可算贤能么?!”

  张小公爷这个时候已经转过身来,对着刘健便是一字一句的问道。

  刘健被玉螭虎这突然的逼问,直接堵了。

  “县令之中,又有多少熟知《大明律》?!有多少有侦缉之能?!”

  “他们中精于筹算者几何?!若有上下其手者,可能查乎?!”

  刘健苦笑,这些话他真的无言以对。

  明初算学尚有考量,后来诸先帝下时兴时废。

  但多数只考明经,莫说是算学了。

  便是《大明律》也只是稍微考一下,很多读书人摸不清《大明律》都是正常的。

  “竟是如此……竟是如此!!”

  弘治皇帝稍稍想一下,脸色顿时发青。

  一大群筹算都不会、《大明律》也不熟的官员,他们在帝国的下层能做什么?!

  侦缉之能更不用说了,他们会个卵子的侦缉之能啊!

  朕要他们去是吟诗作对的么?!白给他们发俸禄的么?!

  “帝国于乡间之力,等同于无。”

  弘治皇帝听得这话脸都黑了,然而他也知道这是事实。

  朝廷政令能到布政使司就不错了,布政使司会不会遵旨都不好说。

  “此为我大明如今之弊,然我大明渐变中……强矣!”

  张小公爷一字一句中,说的很是辛苦。

  他既得考虑到弘治皇帝他们的接受度,又得考虑到如何介绍后世的正确之路。

  哪怕是时至今日他都不敢轻易的开展工学,尽管他知道若要大明富强则工学必不可少。

  然而工匠到底是属于“匠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