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一章:燕山下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经过十余天的赶路,张凌阳一行赶到旧都北平府。

  都说睹物思人,张凌阳虽然才三十多岁,可自己的孩子现在都已经十多岁了。再次返回旧都,张凌阳自然有一些感怀。

  与迁都之前相比,如今的旧都变化很大。

  现在的旧都极其的萧条,没有了以前的繁华,风头更是被不远的天津卫抢走了。

  如今的天津卫,俨然已经成为了黄河以北第一大城市了,那里工商业发达,因为不断有人在那里定居的原因,现在天津卫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五十万。

  按照这个发展速度,相信用不了几年,天津卫的常住人口就会突破百万大关。

  也是因此,现在的天津卫人戏称旧都是他们的后花园。

  与之相比,现在的旧都人极其的落寞。作为皇城根脚下长大的人,他们历来自视高人一等。

  可等都城一迁,他们才发现,原来,他们连天津卫都竞争不过。

  不过,旧都人依旧有值得吹嘘的东西,现在的北平府再怎么落寞,那也是做过都城的,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天津卫的人对此却不以为意。

  就好比后世,有人给你说一个笑话:“在华夏说自己的家乡是历史文化名城。”

  华夏的历史文化名城海了去了,基本上绝大多数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便是一个不显眼的小县城,说不定也有着超过千年的历史。

  而被定都过的城市,细算的话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可值得吹嘘的东西。

  再辉煌也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的旧都之所以落寞的这么迅速,除了地理优势和政治优势不复存在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定位。

  天子再次到达旧都,对旧都百姓来说,是难得一见的盛事,所以在张凌阳待在旧都的这几天时间里,旧都人民报以极大的热情。

  旧都百姓的热情,张凌阳自然感受到了,所以不由就多待了几天。

  再大的盛事也有落幕的时候,半个月后,张凌阳的銮驾再次起航,向北跨过燕山山脉,到达瓦剌大草原的边境。

  如果说以前的瓦剌对中原王朝是一个巨大威胁的话,那么现在的瓦剌对大周来说,是一块财源。

  每个月,都有源源不断的牛羊马匹被商人贩售到中原各地,不仅给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也让瓦剌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的富裕起来。

  当然,最为受惠的还是中原百姓。

  据户部去年的统计,但是去年一年,瓦剌就向中原各地提供了超过三千头的耕牛。

  在农业还未工业化之前,耕牛可以说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生产力了。所以,对于耕牛这一块,朝廷极其重视。

  甚至,朝廷还下了明旨,瓦剌牧民但凡提供一头耕牛,在出售的价格上,朝廷还会额外补贴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虽少,可却足够三口之家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