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七十三章 谁说不能试一试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锡的融化温度不很高,起码和玻璃的熔融温度要差好远,方朝生想了很多办法:锡纸覆盖在玻璃上再加热,玻璃软化浇上融化的锡,再变换不同温度、添加一些别的东西、做各种尝试……

  好似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两者无论如何也贴合不好。

  而且锡还是锡,依然质软,好不容易把锡箔弄得光滑无痕,却无法长久保持。

  几天下来,方老爷子差点儿把池窑试运行都搁置一旁了,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来。

  夏晏清则开始接洽关家家主关本和、还有主管池窑事宜的关云升,商量接下来推广池窑技术的细节。

  关本和此来是为了关家作坊火灾的事情,本来以为这档子事儿一定会很多波折,谁让是在自家作坊起火,导致了严重后果呢。

  结果却很意外,他们一行人刚进京城,就有清韵斋的康掌柜来访。关云升一路的风尘都没来得及扫落,便和清韵斋一起,向朝廷上报:池窑技术研制成功。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不管火灾是怎么回事,但关家和清韵斋的玻璃技术研究是成功了,关家有着一份功劳,也有继续生产玻璃的资格。

  没想到十几天之后,火灾居然以一种很意外的方式结束了。关家不但没受责罚,朝廷反而督促他们尽早修复池窑复工。

  还有皇上早朝督促关家作坊复工当日,居然在朝堂上提起夏珂嫁女之事,足见皇帝对夏晏清的重视。

  所以,关本和父子和夏晏清谈以后如何划分玻璃利益时,态度那是非常谦和的。

  在关家作坊的议事厅里,关本和很客气的说道:“夏姑娘是什么意思,尽管说来,咱们商议便可。”

  这就是让夏晏清给出意见,如果不是过分偏颇,关家是不会提出疑议的。

  康掌柜如今在京城,也是数得上号的大掌柜了,走到哪里,人们都得给份面子。

  这时,见到几代豪富、作为皇商的关家,对自家姑奶奶也是如此客气,甚至到了心悦诚服的程度,也是感慨良多。

  刚受聘于清韵斋的时候,他以为,他只是经营一个独具新意的陶器生意。却哪知道自己居然会有这么一天,不到三年的时间,就由一个不起眼的小掌柜,跻身于京城最体面的大掌柜行列,掌管着京城最令人瞩目的生意。

  这时的他不用多话,只管听便可,然后照着自家姑奶奶的吩咐做事。

  关于以后的玻璃行业,夏晏清早有打算,大家是合作者。还有邵毅上一世的记忆,关家是个靠得住的生意伙伴。

  现在虽然合作结束,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了,但作为商界友人,各自开展业务,却也是另一种商业伙伴的相处方式。

  “我的意思,池窑技术是咱们两家合力支持将作监研制成功的,合作良好。以后的玻璃生意,最好能减少不必要的竞争。”夏晏清说道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