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 儒圣是怎么样的人_我以女儿身在皇宫觅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测她和圣上的关系,但不敢明说。

  “对了,你上次给我说得,那个什么三国的故事倒挺有趣。也是希望我像刘皇叔一般,仁义天下嘛?”

  瞧着允直期待的眼神,夏涵摇摇头:“我希望陛下能像司马懿一样,什么都不做,一直活下去就好。”只要活下去,就能把成王熬死,到时候这江山还是属于他的。

  “那就活下来吧。”

  允直望着平静的太湖,将手中所有的石头全部丢下。

  夏涵有些庆幸没有给他讲康熙小宝擒鳌拜的故事,不然这小子还不知得冒出多少心思。

  夕阳落在湖面,人影被拉得老长。

  “你也进入武道多年,会不会觉得这皇宫太小了点?”

  修行本就是需要感悟,处在皇宫市井,整日为口中碎银奔波,哪里还有心情修道。

  夏涵不语,她知道圣上总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话。

  “你身上的文旦之气是多少人求不来,若是能成为儒圣的弟子,成就当会不同。”

  “三月后儒圣会来次京都,朕会帮着引荐,希望你能为了朕,也是为了自己,成为儒圣的弟子。”

  启文帝死后,尚武局便落入了允直手中。

  他知道夏涵的秘密自然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既然留了尚武局这张牌,恐怕启文帝还留不少后手。

  望着平静的太湖,夏涵突然想起汪妃曾经溺毙于此。

  心中升起一抹寒战。

  “臣夏涵,自会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夏涵低头,鞠躬拜谢,离开。

  她没有拒绝的机会,只能点头答应。

  这滩浑水,她终究还是没能躲过去。

  这些年,翠玉屏一直都只有夏涵住着。

  近一年来,旁边的空房子住进来不少先帝妃子。

  其中就有老熟人,鸣翠和熙妃。

  夏涵躺在床上,身旁是她从尚书坊带来关于儒圣的书籍。

  知己知彼,方能投其所好。

  可惜的是,对于儒圣的描写,书中所谈甚少。

  夏涵只知道他境界很高,手下弟子很多,至于籍贯爱好一概不知。

  “真是有些好奇,儒圣到底是怎样的人了。”

  她想能配得上儒圣两个字,必然胸襟宽广,风度翩翩,心系天下苍生。

  这般想着,整个人也昏昏入睡。

  边境的一个小镇上。

  一位头发苍白,衣服上补了许多口子,指甲缝里隐约还留着泥土的老人,正狼吞虎咽地啃着半只烧鸡。

  他身后还站着数十位弟子,无一不灰头土脸,浑身邋遢,眼馋着盯着剩下的一半烧鸡,吞咽口水声在店里此起彼伏。

  老人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这才招呼弟子过来。

  “夫子,上次启文帝病逝,都没有前去吊唁。这次是为什么过去?”

  他一脚立于地上,一脚跨在椅子上,敲了下门生的头,“那糟老头死了就死了,我去干嘛。这次是天下约,有头有脸的人都过去了。”

  他长叹一口气,“若是指望你们,恐怕不出几年,我们便没落了。”

  弟子们听着他一番豪言壮语,脸上陷入沉思和自责。

  一旁小店老板鼻腔冷哼,剁肉的刀重重放在砧板之上。

  “去镇子上多找些人,我怀疑这老东西是想吃白食。”

  伙计听见老板的耳语,脸上神色一变,顺手把店门关上。

  夜半,数十人打扫小店结束,以工抵债。

  “夫子,为何我们过得如此苦。我们都这般辛苦又怎么救世人。”

  老人爱抚地摸着小弟子的头,“未经世人苦,又谈何知行合一?”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