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1章 安营扎寨_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大唐名将,手握重权。

  但也正是这种策略,导致了唐朝后期的乱局,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是粟特人,史思明是突厥人,李光弼是契丹人,高仙芝是高句丽人,哥舒翰是龟兹人。

  再到唐朝末年,吐蕃人、沙陀人、党项人、契丹人轮番坐大,五代十国中,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族人建立的,更别说先有契丹扫荡中原,后有党项建西夏。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世民对草原、西域的策略,对后世的版图以及汉人王朝是产生了不小负面影响的。

  走入伤兵营,环顾四周,李善露出满意的笑容,点着负责此地的周二郎,“干的还不错。”

  周二郎小心翼翼的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家这位郎君其他的都好说,但交代下的事没办妥,必有责罚,自家也因去年救驾得以封爵,妹妹还是郎君宠妾,出了纰漏被责罚,那脸面就丢尽了。

  一边陪着李善往里走,周二郎一边给朱八递去一个感激的眼神,后者是最早跟着李善的,当年馆陶城内初设伤兵营就是朱八主管,很清楚李善对伤兵营的布置和要求。

  因为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李善没有办法真的弄出一个野战医院,所以大部分伤员实际上是轻伤员,护士起到的作用以及环境的影响,要更甚于医疗手段的效果。

  所以,李善对伤兵营的第一要求就是干净清洁,决不允许其他军中随处可见的血污,各处以大缸存水,以石灰消毒,保暖的同时也要保证通风。

  李善的第二要求是饮食,伤兵营有专门的伙房,他亲自查看了下,甚至询问了伤兵,每日三食,至少有一顿饭配肉食。

  “一共多少?”李善指了指排列整齐的砖屋。

  “每屋十人,颇为拥挤,如今只有四十间屋。”周二郎摊手道:“昨日攻打固原县的张宝相又送来几十人,只能送到百泉县城内了。”

  “再等等吧。”李善咂咂嘴,“齐老三那边已经在附近起了砖窑,只要能先打好地基,建屋快的很。”

  李善在心里默算了下,之前在泾州战事受伤的士卒都已经送到安定县去养伤了,看起来现在每屋十人,一共约莫四五百伤员,但接下来原州战事,伤亡只怕也不会小,还是要扩建伤兵营。

  不过数万大军的营寨……相当的费力,关键是李善抛弃了之前的方式,而是以砖石结构打造营寨,在旁人看来,差不多是建新城了。

  为此齐老三天天起得比鸡早,干的比牛多,累的舌头都探不出来,头发都白了好些,李善只能从民夫、步卒中抽调人手去帮忙……没办法啊,已经十月份了,再不抓紧,土地冻实后就来不及了。

  这个时代安营扎寨基本上是木头结构,优势很明显,能就地取材,方便携带,而且拆解也快捷,但缺点也很明显,不够坚固,而且易燃。

  易燃是最大的缺点,所以古代战争的夜袭,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放火,只要火势蔓延开来,必能引得全军大乱,基本上就胜局已定了,李善早年在山东,夜袭历亭一战,就是以放火大乱敌军,继而击溃数倍敌军。

  但砖石结构的营寨就不同了,虽然也会被点燃,但很难出现大规模的火势蔓延,虽然有着如不能携带的缺点,但李善还是选择在百泉县东南侧以砖石安营扎寨,彻底封锁梁军南下的道路。

  不夸张的说,即使李善在接下来的战事一败涂地,此处只要有一员大将,率两千步卒死守,就能力阻梁军。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