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0章 军中(下)_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

  钱九陇同样是李渊的旧人,此次将北上泾州,陈叔达的意思应该就是指任瑰与陇州吧?

  对于任瑰这个名字,李善前世完全不知道,但在这大半年内,围绕着灵州道行军总管这位位置产生的那些纠纷中,他也听凌敬、韦挺、魏征提起过。

  视线在空中交错,李善微微一怔,向看来的刘仁轨投去温和的笑意……他清晰的看见这位青年的眼中带着蓬勃的火焰,那是一种大丈夫生于人世间,当持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野望。

  之前营门处,温文儒雅,谦冲有礼,但一入军帐,李善收起笑容,气度森严,威严感油然而生,俨然有一军主帅之风。

  早在两年前,刘仁轨就听说山东战事中,一位少年郎挺身而出,设计筹谋,擒杀刘黑闼,数年间跃马扬鞭,显威塞外,为天下称颂。

  先与李世民通个气,然后再说吧……倒不是李善事事都要得到李世民的许可,但他怕李世民另有打算,甚至可能是在觐见之后才知道任瑰今日抵达仁寿宫。

  李建成毕竟是东宫太子,招揽朝臣自有大义,唐朝的太子可不像宋明时期没有实权,这几年内,东宫陆陆续续也招揽了不少将才,比如死在山东的原国公史万宝,曾经出任河东道行军总管的襄邑王李神符,但论独当一面,管国公任瑰是东宫招揽的将领中首屈一指的人杰。

  其实这是个奇妙的误会,历史上的刘仁轨就是被任瑰举荐出仕的,只不过这个时空没来得及就跟着任瑰北上了。

  自己的亲卫头领处事不当,的确是失礼,但邯郸郡王没有出言责备也就罢了,居然还赞自己眼力超群?

  实在是太古怪了。

  实话实说,秦王一脉的将领除了李世民本人之外,也就张士贵在洛阳大战之前有过独当一面的成功履历,其他的……李道玄败于下博,若不是李善,现在坟头都长草了,还有李世绩、薛万钧等等,一旦离开李世民麾下,无不大败。

  也不过双十年纪,也不过双十年纪,二十四岁的年轻刘仁轨双手紧握成拳。

  李善也想到了陈叔达为什么有那番话……实际上任瑰之所以被认为是东宫一脉,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是李渊的老人,而在朝中,为了制衡李世民,李渊与李建成有着共同的立场。

  显然,太子以及东宫幕僚选中了任瑰……李善在心里盘算,按照时间推算,陈叔达、任瑰是今日抵达仁寿宫的,后者很可能是提前送信,使得太子玩了这么一出。

  那边张瑾、柴绍的禀报已经结束,李善沉吟片刻后改变了主意,原本他准备遣派钱九陇率军入泾州,再挑选一员没什么明显立场的将领率军支援陇州,但今日任瑰、窦轨都到了,特别是前者的身份让李善琢磨不定。

  历史上的刘仁轨也的确如此,他在贞观年间没什么功绩,直到高宗年间,被李义府陷害获罪,以白身随军,却一跃而起,随苏定方平定百济,白江口一战将刘仁轨这个名字永远刻在了史书上。

  反而是任瑰在这方面颇有声名,武德元年大败来攻的王世充,山东徐圆朗叛变,也是任瑰坚守虞城,使其不能与刘黑闼合流,之后也是他一手剿灭徐圆朗,以此进爵国公之位。

  “泾州、陇州两地均有战事,诸将整肃军中,随时听令。”

  刚刚赶到仁寿宫的任瑰对之前战事不太清楚,听了这几句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话,不禁对李善有些不屑,身为主帅,却不敢率军北上……以目前的局势,请命北上,陛下肯定不会反对的。

  而柴绍却很理解李善……虽然节制诸军,但一旦有所举动,很难说会引出什么风波,特别是在裴宣机很可能已经死在李善手中的前提下。

  不好意思,这几天有点卡文,读者反应情节没什么推动,的确如此啊,需要整理下思路,抱歉抱歉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