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2章 如何安置(下)_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孝恭,以及被李善赶到灵州去的李神符,如果在京一般是不任职的,顶多在十六卫里面挂个头衔。

  比如李神通、李道玄先后出战河东、山东,如今在京中只是挂了个左武卫大将军、左威卫大将军的头衔,平日里实际是不掌权的,也没有其他的兼职。

  但李善说是列入宗室,册封郡王,但实际上并不是正儿八经的宗室子弟,立下如此大功,回朝遭闲置……显然是不妥的。

  其他几位被列入宗室册封郡王的,如罗艺当日在京中可是兼任兵部侍郎的,李善又不像杜伏威那般因为江淮军而需要闭门谢客。

  但如何选职,实在是个难题,因为李善执掌代州总管府,是天下数的出来的封疆大吏,极得陛下信重,又在边塞立下大功,但偏偏本职只是个五品的代州长史……按理来说,回朝理应晋升。

  但五品在朝往上晋升,四品的六部侍郎,三品的六部尚书,或者三省六部中……以李善的年纪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皱眉想了会儿,李世民笑道:“怀仁应该自有打算吧?”

  凌敬微微颔首,“或许……未有说明。”

  以他们对李善的了解,这厮应该是有打算的,只是没说出口罢了。

  说到底,只是怕委屈了李善,如果是李善主动求职,即使不匹配,也不算委屈。

  夜间,回到庄子的凌敬召来此次护送周氏回京的亲卫仔细询问,马邑已固,顾集镇一切顺利,虽时有突厥游骑,但朔州司兵参军张仲坚率精骑出战,驱逐突厥,确保顾集镇不受影响。

  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凌敬在心里琢磨,半个月前,辅公祏被擒杀,江南平定,圣人下诏撤销东南道行台,改立扬州都督府,赵郡王拜扬州大都督,江淮、山南以及岭南诸州均归其统摄,永康县公李靖出任长史。

  李孝恭必然久镇江南,李靖率五千江淮兵北上赴任代州,五月初理应就能到任……凌敬想起李善在信中极为推崇永康县公,说起其对峙突厥,不乏幸灾乐祸之意。

  呃,李善在北边搅风搅雨,颉利可汗大怒如狂,这等后果,要让李靖来承受……对此,李善在信中说他对李靖非常有信心。

  门外响起次子的声音,凌敬有些意外,朱氏族长朱玮登门来访。

  “回朝任职?”凌敬摇摇头,“怀仁未有提及。”

  朱玮有些忧虑,“不会再外任了吧?”

  “未必……”凌敬幽幽道:“如今朝中夺嫡日烈……但曾掌代州总管府,外任……实在不好安置。”

  代州总管已经是数的出来的封疆大吏,天下也就李孝恭、李道宗能压李善一头,再外任还能挑个什么位置?

  凌敬突然一笑道:“回朝再说吧,怀仁应有定计……再不济,歇息年许也好。”

  朱玮心里有着深深的担忧,但却又说不出口来……他虽然不知李善已经投入秦王麾下,但也不傻,李善诸多谋划都会和凌敬商议,而后者却早就是天策府属官。

  外人不知道,但朱玮差不多能确定,通过凌敬,李善很可能与秦王有所关联。

  但大郎君还在东宫呢……朱玮叹了口气,打起精神,低声道:“去岁怀仁赴任前,交代留意一人行踪。”

  凌敬眉头挑了挑,他是知晓李善派了人跟踪封伦的……但并不知后情。

  “此人乃东宫门下,太子近卫出身,去年出任河北道盐州刺史,今日得知,转任坊州刺史。”

  “姓甚名谁?”

  “杨文干。”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