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3章 永镇陕甘_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孙可望调整部署,准备对吴三桂动手之时。

  吴三桂则亲自带兵抵达了太原。

  与此同时另一支吴军也在大将胡国柱的带领下兵出潼关,稳定洛阳的局势。

  “报!胡国柱将军的军报八百里加急送达!”一名斥候来到太原城下,向吴三桂呈现了胡国柱的公文。

  吴三桂闻言心中一惊,连忙接过了公文仔细地观看了起来。

  “王爷,老胡他说什么了?是不是洛阳告急?”大将吴国贵连忙道。

  吴国贵乃吴氏宗亲,是吴三桂的养子,吴军少有的军事长者,战略眼光一直不凡。

  他于吴三桂,类似于李过于李自成。

  都是宗亲出身,是各自首领的左膀右臂。

  “闯贼在洛阳一带与我军交战不断,李来亨更是亲率主力直抵洛阳城下。”

  “意图打造攻城器械,等待红衣炮的到来后,一举攻破洛阳,打开进军潼关的道路。”吴三桂沉声道。

  “那老胡来书,可是为请求援兵之事?”吴国贵再问。

  “不,他是让本王确保山西防务,同时防备西军从陕北南下。”

  “至于洛阳,他有信心凭借着手底下的那几万兵马挡住大顺军西进!”吴三桂缓缓道。

  “那就好,要是老胡能够守住洛阳,我军只需控制太原,再布防延绥,那么关中就能稳定下来了。”吴国贵长舒一口气道。

  虽然关中号称四塞之地,紧固无比。

  可从关东进攻关中却有三条道路可走。

  一是潼关,一是河东,一是陕北。

  而这三条路对应的三道屏障却是洛阳、太原、榆林。

  守住洛阳,那么敌人便难以抵达潼关。

  守住太原,那么敌人便难以抵达河东,渡过黄河。

  守住榆林,那么敌人便难以抵达延安。

  榆林是陕北的屏障,太原是河东的屏障,洛阳是潼关的屏障。

  吴军若想以关中为大本营,那么这三处重镇便是他们无法轻易放弃的。

  而今胡国柱有把握守住洛阳,让吴三桂的主力能够从容地布防太原和陕北。

  这无疑令吴军主力所需要承担的军事压力骤减。

  “国贵,话虽如此。”

  “只是昔日李自成从山海关败退后,也是派李过和高一功镇守陕北,陈永福坚守太原。”

  “马世耀和刘忠防御潼关和洛阳。”

  “可是以关中之地而抗天下终非长久之计啊!”

  吴三桂闻言也是长叹了一声。

  现在孙可望已经拿下了北京,虽然他这位自立为帝的天子倒是不急。

  先是全军北上,并没有理睬河南和山西之地。

  后又从容地猎杀满人,使得自己能够抢占太原。

  可是即便吴三桂对关中的布防完成,以吴军的实力也难以抵挡孙可望的数十万兵马啊。

  更何况这位孙国主最擅长的还是源源不断这四个字。

  昔日他以云贵便能相抗天下,而今他已经得了天下。

  自己以残破的陕甘,无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