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二章 煞费苦心_大晏缉仙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粱夷已是老泪纵横,口中不断念叨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可怜见,大晏文坛后继有人啦!

  在当时,黄粱夷就已经认定荣非有大儒之姿。

  可随即在第二日,荣非欺世盗名,乃是无耻抄诗贼的言论便甚嚣尘上。

  理由自然就是那些诗词文章中提及的年号、地点、人物、景物等皆不存在于世间。并且荣非还未曾及冠,如此年纪就能驾驭几十种诗词风格明显有悖常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用天才妖孽就能够解释的通了。

  这时的黄粱夷已经从震惊、震撼、欣喜若狂的情绪中冷静下来。听闻这些质疑的言论后细

  细琢磨,觉得未尝没有道理。

  可是未过半日,便有新的消息传来。荣非所吟诵的诗词皆是出自于他编写的之中,那些闻所未闻的年号、地点、人物等等全都是出自于。目前已知的有长篇两部,分别是《三国演义》和《大宋王朝》,短篇两部《梁祝》《烽火戏诸侯》。

  上古末期百家争鸣,儒、道、佛、法、兵等等皆起源于那个时期,其中便有一脉儒家的分支,被称为家。

  数千年过去,曾经的百家历经大浪淘沙已是所剩无几,一直声名不显的家却是传承至今。一些屡试不第、科举无望的落魄书生便以此为谋生的手段。

  现如今在市井之间颇为流行的杂记怪谈、传奇演义、男欢女爱之类的话本,就是出自家之手。只不过已经无人再以家相称罢了。

  原来荣非竟是出自家一脉,如此一来倒是解释的通了。

  家本就以博而不专、杂而不精被其它学派诟病,却不曾想出了荣非这等既博且精的天才妖孽。

  家是儒家的分支,那荣非自然也算是儒家的弟子。

  此时京都城中的儒生士子崇拜拥护荣非者有之,质疑辱骂者亦有之,还有许多持观望态度,决定等候官方给出说法之后再行表态。

  于是,黄粱夷找来关系要好的方大同和高彬,商量了一番后定下了今日的这场名为宴请的考核。

  之所以众位大儒今日都表现得狂放不羁,也只是为了降低荣非的戒备心,好名正言顺的将荣非灌醉,然后再进行考核。

  不是有许多人质疑荣非是文抄公,是诗贼文贼吗。

  那就酒后见真章。

  荣非是真的醉了。

  不过却是那种恶心想吐、浑身燥热、手脚无力,吐字不清,但头脑却比平时更加清醒的醉。

  黄粱夷与方大同、高彬三人之间的眉来眼去被荣非看在眼中,听闻方大同和高彬的一唱一和,便心知这是开始要对自己进行考核了。

  来无邪居之前,荣非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将要面对十五位德高望重、才学深厚的大儒,就凭自己肚子里的两三滴墨水,如何能瞒得过他们的法眼。

  一路之上都在琢磨着要如何应对,最后也只是想出一个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