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6章 第二个状元_一心摆烂的我却直奔篮球名人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6章第二个状元

  华为其实压根没想到会被闵聪达挑选为球馆冠名商。

  我一个搞通信工程的中国公司,怎么就被拉来给美国一个球馆做赞助了呢?

  不过通信公司做球馆赞助并非没有,马刺的主场就被美国通信巨头AT@T冠名。

  而闵聪达挑中华为的原因主要是他印象里多年后,华为没少被美国方面针对。

  到时候冠名的球馆肯定也要跟着倒霉,这对闵聪达来说可不是好事儿么。

  华为方面也是很意外,毕竟他们本来就是凑个热闹,给的报价没什么诚意。

  只是因为华为要开拓美国市场业务,就跟风一批有海外业务的中企参与了一下。

  没想到闵聪达越过一众知名大企业,选中了华为,华为高层得知消息后很不好意思,想增加一倍的赞助费用,被闵聪达严词拒绝。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讲诚信,一开始说好是什么价格,那就应该是什么价格。怎么能坐地起价,随便加钱呢?不能加钱,就这么着了。”

  于是,华为以区区500万美元的报价,拿到了快船新球馆5年的冠名权。

  一年100万美元,这个费用比甲骨文球馆一年180万美元的冠名费还要低。

  而且,甲骨文球馆是什么馆子?1966年兴建的老球馆,这样的球馆都能一年180万美元。

  快船这座可是正在兴建中全新球馆,而且体量、先进程度放眼全联盟没有敌手。

  在闵聪达的强烈要求下,球馆在设计上超出了普通篮球馆的尺度,观众容纳人数达到了惊人的25000名。

  其实很多新设计的球馆都不再追求过高的上座人数。

  一方面人数太多,对球场管理、球场设计、后勤服务等都是重大挑战,会极大增加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随着电视直播、网络直播的发达,多些座位多卖票已经没那么重要,现场的观看体验反而更要紧。

  如果人数太多,对球迷而言观看体验会是个问题。

  一般来讲,18000多座位是体验最好的数量。

  太少没有氛围,太多会过于拥挤。

  但闵聪达坚持25000个座位,从谢莉-斯特林到诸位投资人都拗不过他。

  谁让他在过去三年来所做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呢?

  在2012年的9月1号这天,闵聪达和快船高管、老板,以及一众投资人,还有全队所有球员一道,参加了新球馆的奠基仪式。

  耗时大半年时间,闵聪达真就将他的阿房宫计划给办成了。

  说实话,闵聪达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当初他提出这个想法时,没有人赞同和支持。

  但他硬着头皮从收购大西部论坛开始,一步步往前推进。

  按理说这件事,越往后推进应该越难,毕竟十几亿的项目。

  可不知道为什么,越往后越是顺畅,尤其是快船拿到总冠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