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九章 全灭_锦衣笑傲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户本就可以从锦衣卫里抽调,反过来,锦衣卫也可以抽调东厂的人来填充自己的队伍,厂卫一体,也就是指的这一点。锦衣卫只是找东厂要人不如东厂找锦衣要人方便,可是郑国宝是何等样人?他打上去的报告,肯定能顺利通过,也由不得张鲸不放。

  扬州富甲天下,在这里做个实授百户,比起别处的一个千户都要强出几倍,祝进忠哪有拒绝的道理,当即二次跪倒:“多谢国舅栽培,今后只要您一句话,刀山油锅,也在所不辞。”

  他在东厂做了这这么多年掌刑千户,于张鲸的秘密,也知道的不少,这也是他能投靠的重要砝码。不过好东西,总得卖个好价钱,见国舅不问,祝进忠也不急着拿出来献宝。

  郑国宝这边,则也不忙着查张鲸的底。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己和张鲸区别不大,只要圣眷还在,那些烂帐,那些所谓的证据,其实起不不了多大的作用。何况祝进忠倒戈这事瞒不住人,张鲸也肯定有时间把要命的证据抹掉。还是先对付这些肥的流油的盐商,才是眼下当务之急。

  铁甲、强弩,王仓家的仓库里,略一搜检,就发现了许多禁物,锦衣卫随身带着的原创证据,这回也都不必拿出来了。慕容鹉道:“除了这些,拙荆与她师妹,还找到了王家与播州杨贼勾结的书信,另有杨应龙的伪诏。”

  播州杨家采购大量食盐,与几大盐商关系亲近,两下里除了贸易往来外,杨应龙也大肆封官许愿,期待得到盐商的支持。若是他们肯协饷,起兵自然事半功倍。这诏书乃是杨登龙带来的,封王仓为一字并肩王兼太师,赐丹书铁券,与国同休。他日龙凤朝廷大事若成,许王家永不纳赋,如违此誓,天不负地不载。

  八大盐商倒也不是真心想要附逆造反,而是商人本性,几头下注。播州杨家传承八百载,积蓄丰厚,杨应龙又是西北武林盟主,还与苗王联姻。兵多将广,有海龙囤之富,娄山关之险。不管是进而取天下,还是退而据地称王,都大有可为。不管怎么说,条件也比当年淮右布衣的洪武爷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万历如今大设矿税监,四大钞关也严格收税,往日里挂个官衔牌就能免税,现在必须看到官长本人,还要核对货物数量。盐商们靠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倒是还能逃税,但是比起过去,终究是多了不小的支出,因此对于杨应龙这永不赋税的条件,很感兴趣。又是新送来的诏书,还没来得及送回老家,因此一并被抄了出来。

  有了这份诏书,即使官司打到御前,郑国宝也有赢无输。这八大盐商也就成了任他拿捏的面团,任他搓扁捶圆,也再难翻身。那些朝堂上的助力,也不好发声救援。可是比起这诏书来,还是找诏书这人,更让郑国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