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6章 谣传_大唐:最穷县令,皇上请我入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长卿能力强是好事,但是如果能力太强了,就容易引发另一个祸端,那就是功高震主。

  而且刘长卿太年轻了,如果让他这样到朝廷来发光发热的话,到时候就会太过显眼。

  这一点对于李世民而言是不能接受的,李世民要做的是给未来的大唐皇帝一个自己的班底。

  如果刘长卿表现的太强势,到时候很可能会让新皇帝地位不稳。

  所以刘长卿的能力可以发挥,可以让他对大唐做贡献,但是对他的功绩却不能大肆宣扬。

  等到下一任皇帝上台的时候,将提拔刘长卿这个顺手的好事儿交给他,对于新皇帝的地位而言自然是件好事。

  就算到时候刘长卿再耀眼,他毕竟还是新皇帝提拔起来的。

  整个大唐都在为半年之后的战斗准备着,李世民要么就不跟高句丽打,要么就要一战定乾坤。

  只有这样才能够不重蹈覆辙,走隋朝的老路。

  伴随着各地粮食的暗中收购,各地的粮价基本上没有向下跌的,不过上涨的幅度也没有多少。

  那些粮食商人们内心当中倒是有些纳闷,最近粮食卖的量好像多了不少,不过粮食价格却涨不起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们却不知道,刘长卿以及朝廷在收购粮食的时候都是随缘收购,粮食价格往下跌的时候就多收购一些,粮食价格平稳或者稍稍上涨的时候就少买一些。

  总之他们收购粮食的动作就好像普通人家买粮食似的,绝对不会带动粮食价格上涨。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担心那些粮食商人一旦收到了风声之后会突然涨价。

  这些粮食商人在平时卖粮食的价格不会有大的波动,但是一旦有开战,或者某地发生灾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将粮食收起来,每天减少供应待价而沽。

  这种行为自然是非常可恨,但是一般的手段对他们来说却是根本无可奈何。

  毕竟它们没有粮食,是真是假这个谁也无法确定。

  总不能因为人家没有粮食卖,就去抄家吧?

  刘长卿这样做,其实就是打了一个时间差,提前将粮食进行收购,等到战斗的苗头露出来之后,再开仓放粮。

  到了那个时候,各地都会猛然发觉他们那儿不知不觉多了几家粮食店,在形势紧张的时候,还有大量的粮食卖出。

  诚然,战争的消息刚刚放出来的时候,那些无良商家很可能会小赚一笔,而且粮食价格会不断上涨。

  但是一旦他们发现粮食价格涨得差不多的时候,他们打算大量卖出粮食却是发现莫名其妙被别人截了胡。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在想要后悔,却是悔之晚矣。

  而刘长卿在这之前大量收购的粮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大量卖出。

  到时候,这些人手里的粮食就算是想要卖出,也无能为力,因为刘长卿卖出的粮食价格总是会比他们的低几文钱。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