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四章:孙策之决议,顺水下江东_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此次走的是水路,南下江东便要先顺流至合肥,接着再途经淮阴、东阳县,待抵达高邮后,调转方向驶向广陵,抵达江东!

  说起来,戏煜一直觉得火烧赤壁大营这件事就是个笑话。

  毕竟从水路走来,要向进入建业,还会途径刘备的阵营,待突破了他的防线,方才能有机可逞。

  可这样的事情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不亚于是天方夜谭······

  建业。

  自东汉建安十七年后,孙权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名为石头城,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并改秣陵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之大业”。

  话说两年前,此地还不叫建业,而名秣陵。

  孙权之所以将此地改为建业,并迁都于此,将自己的权力中心迁到秣陵,盖因此地乃是绝佳的风水宝地!

  东汉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孙吴,经过当时的秣陵,也曾不由赞叹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后来刘备多次来拜访孙权,途经秣陵时,都会再三劝说孙权定居于此。

  东汉建安十七年,听劝的孙权见此地风水确实无人出其右,再加上吴之名臣张纮以为此地有天子气,劝其主定都于此,便改秣陵为建业。

  并在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城,“用储军粮、器械”,后世还曾因此将其称为石头城,可见此地有多出名。

  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

  它跨水而立,周围数十里里,设有子、罗城二重城,商业繁华,盛况非常。

  既成了东吴最大的权力中心,那此地所汇聚的自然也是整个东吴最为出色顶尖的存在,特别是那些个年轻勇猛之士。

  以丹阳为忠心,从宛陵到宣城再到永平一带的年轻人多为侠人义士,平日里最好打抱不平,劫富济贫。

  于整个东吴地区来回游荡,虽风餐露宿,但潇洒肆意,过的好不快活。

  话说在江东习武之人确实不少。

  此地的儒生乃至是儒学或许远不如中原腹地人才辈出,学习氛围浓郁,但是尚武之人可就不一定了。

  这是因为当年在诸侯门下当谋士、门客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又以尚武者居多,如此一来死士的数量自然不小。

  再加上那个时候的世道也乱,为了能更好的活下去,哪怕是更好的死去,选择成为死士的人都会选择拼死为主公带回些利益。

  时间一长,习武之人自然多如牛毛。

  其中不乏武艺高强者。

  而今,他们却很是难得的汇聚在了一处——建业。

  当然,除了他们外,自东吴得到戏煜在青徐二地的办学之策后,也开始逐渐发展儒学乃至是其他各种科目和技艺。

  一晃数年过去,如今的江东也算是文化繁荣发展,经济高速运转,虽然比不得江对岸的青徐二地,但较之整个天下,也算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