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章 赈灾(一)_重铸刚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止一新。

  自崇祯六年起,朝廷决定在各省储存粮食作为赈灾之用,按照计划,各省储存的粮食都应当在百万石以上!

  为何四年时间过去了,各地储存的粮食还只有这么一点儿?

  这不是渎职是什么?」

  杨所修义正言辞的说道。

  一旁的毕自严也是愤怒的全身颤抖。

  「皇上,臣请自辩!」

  「自然可以。」

  「皇上,自崇祯六年朝廷开始准备储存粮食之后,户部从未懈怠,仅到了崇祯七年各地的储存任务都已经完成,

  全国除了京师储存五百万石粮食之外,其余各地储存的粮食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万石。

  但是崇祯九年,大明多地遭受雪灾,各省的粮食储备都被调拨用于赈灾。

  接下来又迎来辽东战事,各地的粮食消耗量甚大,受灾的几省能拿出五百万两已经

  为您提供大神青史昭昭的《重铸刚明》最快更新,!

  第六百六十章赈灾(一)免费阅读:,!

  极为不容易了。

  至于西南几省因为一直在推进改土归流,以及从江西、南直隶、河南等地移民,这些粮食都要西南几省来供给,他们每年存储的粮食也就仅仅够当年的消耗而已。

  现在能够支援灾区的仅仅是富庶的南直隶而已。

  臣救灾不力,请皇上责罚!」,一番慷慨陈词之后,毕自严又服软向皇上请罚。

  众人听得此话,皆是感叹,这位毕大人当真是头脑聪明。

  「皇上,臣认为毕大人无罪,最近数年,我大明年年都有灾祸,各地消耗的粮食更是数不胜数,再加上移民、以工代赈,若不是大明一直从南洋购买粮食,大明现在早已经是饿殍遍地了。

  即便如此,大明的粮食也有些捉襟见肘,还有连续不断地战事,消耗了大量储存的粮食,现在的大明确实是缺粮的。

  杨大人久在黑河,对大明内地形势了解不够,今日出言考虑不佳,还请圣上赎罪!」,督察院左都御史郑崇检见形势不妙,连忙出声为属下杨所修求情。再这样下去按皇上的性格杨所修就完蛋了。

  无论如何,杨所修还不能倒,这位正是督察院中郑崇检最为重视的能臣,也是他一手将其带上来的。

  对这一切都洞若观火的朱由检心中并不生气,杨所修这个人朱由检还是很器重的,此人在黑河待了五年时间,各方面都做的极为不错,两个月前才回到朝廷任职,郑崇检所说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好了,此事休要再提,今日的问题是赈灾,灾民恐怕已经等不及了。」,朱由检略带着怒气的说道。

  顿时大殿中有些压抑的气氛恢复正常,进入正式的赈灾讨论中。

  「臣想请问现在的京城粮仓还有多少粮食,难道一点儿都调运不出来了?」

  「按照正常的时间,过不了多久就是夏粮入仓的时候了,经过一年时间的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