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1章 西园八营的第一战(下)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箭矢照着两千散骑就是一通乱射,百十汉军骑惨叫跌落战马。

  “再射——”

  “嗡——”

  又是一阵箭射,无数举着小骑盾汉军骑又是一阵栽落战马,而这一次的战果显然是大了些。

  “仰角三十度——”

  “再射——”

  ……

  “平射——”

  ……

  长弓尽管制造粗劣了些,也不似武库里的弓箭有着精确的一石、两石、三石什么的,只要求兵卒拉得开强弓就成,没有马镫,骑兵想在战马上拉弓只能依靠臂膀力量,不似步卒可以使用腰腿的力量,射程就要差得多。

  汉朝的箭矢是背在后背的,也有悬挂在腰腹或战马上,但所用的箭囊不是挤压式箭囊,一旦太过颠簸,箭矢就掉了个精光,而董部义从所用的箭囊是挤压式箭囊,即便再如何颠簸也能保证箭矢不会掉落。

  董部义从像是个孤独的孩子,基本上不与他人接触,也不让他人碰触自己的东西,很少有人意识到董部义从的箭囊有什么不同,就如董部义从的战马都很怪异地多出两条难看的裤腿,所有人都只是以为这是董部义从的传统、特色什么的,却不去注意裤腿里悬挂着的马镫,当然了,若非战时,董部义从骑兵并不悬挂马镫,只有大战前才会悬挂,战后若有战损,也会将马镫从战死的马匹上收回,也因此减少了他人发现的概率。

  但不管怎么说,若是他人有意识地去深究,也还是可以发现端倪的,关键是他人只看到了董虎的狡猾,却不去深究军队所用的器具有何不同。

  若是两军正面冲锋,通常只能射出三波箭雨,有时可能只能射出两波,但特殊训练过的箭手不在“通常”情况下,就比如董虎可以一口气射出五箭,他的亲随箭手大多都可以一口气射出三支箭矢,主要的技巧是一次性抽出两三支箭矢,嘴里再咬着一支特种箭矢,一次性抽出两三支箭矢,并不是将两三支箭矢同时上弦,而是一根根射出,这种射法可以减少一根根抽出箭矢的时间。

  连射需要长时间训练,但这会消耗箭手极大体力,不急不缓的箭射,或许能与人对射半日,可若连射,一刻钟后,臂膀就跟不是自己的似的,但不管怎么样,这样的箭手都是精锐箭手。

  通常情况下,两军争锋只能射出三箭就会碰撞在一起,但鲍鸿显然并不是强攻,而是游走骚扰,时而远离,时而靠近一副要攻坚架势,不住试探一万平城兵马的漏洞,期望用气势让胡三露出破绽,而这也是轻骑兵对阵步兵的经典且有效战术,只是他选错了对手,若是中平元年的黄巾军,鲍鸿用这种战术,即便击败数万黄巾军都不稀奇,可对于胡三吗……

  “杀——”

  一再折损兵马,看似仅有六列的军阵却有条不紊地放箭、扔石头,根本没有任何动摇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