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初具雏形(3)_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得。不行,香港也不错,只是放幻灯片,怎么都不如实地考察效果明显。

  杨志远将名单交给范亦婉之后,会通方面就真成了协办。市委书记在会通肯定一言九鼎,在本省也还算个人物,放眼全国,那就是江河一鲫,名单上的人与杨志远没有交情,如何会把一个市委书记当回事。杨志远够不着,鞭长莫及,只能望洋兴叹,时不时给范亦婉打一个电话,问问情况,出出主意。

  这件事情,自然只能是点到为止,在今天这种酒会上,见面了趁机提醒提醒有好处,多言却是无益。

  范亦婉转而言其他,范亦婉问杨志远:“听说会通日报上那首《妈妈,我想回家》是杨书记写的。”

  杨志远奇怪:“你怎么知道?”

  范亦婉说:“说实话,看到那首小诗,我挺感动的,心弦仿佛被什么拨动了一下。也许杨书记不知道,我姥爷同父异母的姐姐就曾偷偷地离家参加了国军抗日的队伍,自此一去不复返。我姥爷至今提起她都是唏嘘不已。我把登有迎女兵遗骸回家过程的《会通日报》都寄了一份回去。我姥爷说他没想到杨书记作为一市之书记如此注重历史。”

  杨志远说:“历史并不会因为你刻意去隐瞒,它就不存在。一个政党的勇气,就是去重视历史,还原历史,对与错都不回避,这样的政党才会为民众所崇敬。”

  苏锋和汪晗带着他她科技的一干董事,一行七人到了会通。

  杨志远、徐海明亲率政府的多名副市长,以及孵化园股份副总经理以上的管理人员到会通火车站迎接。这次场面搞得比较大,前有警车开道,后有警车压阵,本来两台中巴足够了,但这次杨志远偏偏不用,上十台小车排成一溜直接上了站台。站台上一时间黑压压的站满了会通的一干要员。不消说,会通是他她科技考察的最后一站,苏锋汪晗他们这是从沿海乘特快而来。

  徐海明对杨志远此举有些不解,问杨志远:“杨书记从来都不喜大动干戈,上次即便是李硕老先生来,也是悄无声息,这次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比迎接中央首长还隆重,这又是为何?”

  杨志远笑,说:“李硕老先生归隐后,爱静,大张旗鼓,只怕老先生不以为喜,反以为烦,苏锋这小子,我知道,公子哥出身,喜欢场面,吃顿饭,唱个歌都得挑北京最贵的地方来,我虽然和他是同学,而且他对他她科技落户会通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我们得顺着他来,得给他面子,让他嘴上不说,心里高兴。我之所以让他将会通安排在最后一站,就是要突出对比,我已经侧面做了了解,江浙方面是市长出面,而沿海是一名副市长,你看看我们会通,书记、市长、副市长齐齐出动,足够重视,他苏锋高兴,他她科技的一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