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章幕后黑手_将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显对这桩刺杀案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身着便衣,大约三十岁出头的读书人,趁着夜色离开了临安城,本来这段时间临安城四处戒严,临安十二门更是悉数关闭,没有人能够不通过赵显离开临安城,但是这个读书人显然很有本事,从临安城的西北门出城,只是对着守门的总兵晃了晃手里的牌子,那总兵就下令把城门开了一线,把这个人放了出去。

  这人从临安西北门出城以后,翻身上马,朝着位于城西的高园飞奔,等到了天亮的时候,就赶到了高园门口,那高园的看门人见了这个读书人之后,立刻把他迎了进去。

  没过多久,这个读书人模样的中年男子,就在高园的书房里见到了隐退朝堂三年之久的高明玉高老大人。

  见了高明玉之后,这个读书人毫不犹豫的跪了下来,低声道:“学生周埔,见过老师。”

  周埔,皇城兵马司副总兵。

  启国的官制,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启国的武官职位是可以由文官担任的,这种特殊的情况是因为启国建国后的百余年里,重文轻武,这就导致了正儿八经的武将数量其实并不多,除了边军的将领大多是武将出身以外,类似于皇城兵马司,十二门兵马司,还有一些武官职位,大多都是从科考生中选拔担任的。

  这种特殊的官制并不是文武不分,这些身担武职的文官们,身上都有一个更高的文官虚职,从名义上来说,这些武官职位,他们都是“兼着”的。

  这种情况赵显掌权以来,一度想做出改变,但是启国能用的武将实在太少了,放在边军都该有所不足,不可能把几个边军的武将调到临安来做这种武官,因此这件事就一直搁置在一旁,并没有处理。

  高明玉此时正在书房用心读书,见到周埔之后,他放下手里的书籍,低头抿了口茶,淡然道:“听说临安城处处戒严,你出城没有引起那些青衣卫的注意吧?”

  周埔低头道:“老师放心,学生是趁夜色从临安西北门出的城,西北门的总兵是冯鸿冯师兄,这一路上学生都注意过了,没有青衣卫跟来。”

  “再说了,老师您地位尊崇,就算是青衣卫知道学生来您这里,他们也不敢进高园来……”

  从高雅儿给赵显生下一个儿子之后,高家的地位的确变得尊崇了起来,身为吏部尚书的高通前些年在临安城里那般跋扈,赵炳也都是捏着鼻子避让,许多事情都没有告诉赵显。

  毕竟是王爷的家事,如果因为这些是影响了王爷跟王妃的感情,他们这些做下属的也担待不起,所以碰到高家的时候,哪怕是监察百官的青衣卫也是要避过去的。

  高明玉不动声色的捋了捋自己的花白胡须,轻声道:“临安城里局势如何了?”

  周埔低眉道:“学生昨日在皇城兵马司,见到肃王殿下怒气冲冲的进了皇城。”

  高明玉打起了精神,追问到:“然后呢?”

  “肃王殿下在皇城里待了一两个时辰之后,就出来了,后面也没有听说皇宫里出了什么大事,因此……太后跟陛下应该都安好……”

  说到这里,周埔脸色有些犹豫,低声道:“老师,学生有一事不解。”

  “你说。”

  周埔低头道:“您已经位极人臣,在无论在朝在野都德高望重,为什么还要甘冒奇险,做出这种事情……如果那几颗雷震子真……伤到肃王殿下……”

  “放心,伤不着王爷。”

  当日肃王府门口,那几颗雷震子,没有一颗是直接扔向赵显,而是朝着肃王妃项樱扔过去的。

  高明玉呵呵一笑:“你不懂,现如今咱们就是得逼着王爷登基,不过看起来王爷他还是有一副菩萨心肠,这样都没有对太后下手。”

  说到这里,老家伙眯了眯眼睛,轻声道:“看来王爷是对这件事起了疑心,不过这样也好,如果王爷放过了萧家,那淮安侯就会成为他的疑心对象,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淮安侯王霜,乃是肃王府世子赵宋的义父。

  说道理,还是这个大启储君的位置太过诱人,诱人到高明玉不惜动用自己的这些学生,来给那个才刚刚两岁的曾外孙铺路了。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