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掌:十团营(求追读!)_朱棣重生土木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明日起,在京军中挑选精锐,组建十团营,于谦、石亨。”

  二人纷纷站出来,同声道:“臣在。”

  “于谦你是兵部尚书,十团营参赞机务之职非你莫属,石亨,你是北京总兵官,十团营就交给你带。”

  两人对视一眼,纷纷遵旨。

  朝会上说的大事就这一个,散朝会后,朱棣回到乾清宫,眼见四下无人,脸上维持了许久的平静终于被打破。

  “这群臭丘八,个个都该死!”

  “十团营,说得好听,还不是想要夺朕的权!”

  “大孙子,看看你做的好事儿吧!要是太爷爷有机会见到你,真是想问问你,你是怎么把大明祸祸成这个样子的?”

  听到皇帝震怒,汪皇后连忙赶来,在身后死死保住了朱棣。

  “陛下,这是怎么了啊。”

  “哼,你去问那帮我大明的好臣子去吧!”朱棣出气一会儿后,也是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过分,叹道:

  “你松开朕,朕没事了。”

  汪皇后仍然死死抱着,道:“臣妾不松开陛下,除非陛下答应臣妾,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气大伤身,臣妾没了陛下,臣妾又该怎么活。”

  朱棣被这句话有所触动,转身主动抱住了汪氏,抱着她坐在卧榻上,说道:“近日你要多去仁寿宫走动,探听孙若微的消息。”

  “还有,光禄寺做的东西,尽量少吃。”

  “朕会叫王诚去民间挑选大厨,进宫做饭。”

  汪氏疑惑道:“这是为什么?”

  朱棣正要直说,话到嘴边却道:“多的你不要问,现在宫中凶险,身边的人,除了王诚,哪个都不要信。”

  汪氏愣住了,梨花带雨道:“陛下,宫中如此凶险,您万望要保重身体,不然臣妾……”

  “放心吧,朕不会被他们打倒的。”朱棣紧紧抱着汪氏,道:“朕会把这些年来,我朱家失去的东西,一一夺回来。”

  “想要夺朕的权,他们还不到那个火候!”

  兵部定下的十团营规制正如其名,分为十个营。

  每营设都督一,号头官一,都指挥一,把总十,领队一百,管队二百,除总督十团营的石亨外,另于三大营都督中推一人为提督。

  这个提督,目前还没有人选。

  几天后。

  乾清宫。

  王诚与前来报政的内阁文书官擦肩而过,他身后的司礼监太监捧着一沓红本,准备恭请皇帝御览。

  “爷,这是内阁、六部会议定下的补缺人数。”

  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批在朝官员和五军都督府军职空缺,如今景泰元年,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给这新朝开了个好头。

  一切都方兴未艾,内阁和六部整日议论个不停,为彼此利益争吵不已,现在总算是定下了补缺的人选。

  “放那儿吧。”

  朱棣坐在卧榻上,一页页泛着书看,随口问道:“对这次内阁的意思,太后那儿怎么说?”

  王诚回道:“皇爷,后宫的意思是,如今驱逐了瓦剌,当尽早商议迎回太上皇之事,其它的都不重要。”

  “迎他回来…”

  朱棣手上动作顿了顿,轻声道:“内阁的意思呢?”

  王诚笑道:“内阁的阁老们均以新朝初立为由,驳了回去,科道也都将此议封驳,眼下时节,无人想当这个替罪羊。”

  朱棣点头。

  看来孙若微死心不改,现在是刚刚改元,朝廷需要大换血,所以没人想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要迎回那个蠢孙子。

  可再过上个一年半载的呢,到时候可就说不准了。

  难道要把那个重孙子迎回来,让他做自己的兄长?

  朱棣心底冷笑一声,看起来也要为此准备一下了。

  上次内阁和后宫的争斗还不够,看起来已经风平浪静了,朱棣决定去一趟仁寿宫,加把火。

  请收藏:https://m.mu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